52歌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鲁鱼豕亥

鲁鱼豕亥

原谓书籍传抄或刊印之误,后则泛指事物本质不同而形体相似需认真分辨。孔子弟子子夏在去晋国途中,见一读历史书的人念道,“晋师三豕涉河。”立即纠正道,不对,不是什么“三豕”,而是“己亥”。因为“己”与“三”,形似,“豕”与“亥”相近,所以抄书人抄错了。到了晋国一打听,果然是“晋师己亥涉河。”后世用作“鲁鱼亥豕”。鲁鱼,典出《抱朴子·遐览》:“书三写,鱼成鲁,虚成虎。”意谓鲁和鱼,虚和虎,字形相似,抄来抄去,容易抄混。

【出典】:

吕氏春秋·察传》:“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渡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与三相近,豕与亥相近。’至于晋而问之,则曰:‘晋师己亥涉河’也。”

【例句】:

清·章学诚《校仇通义》一:“因取历朝著录,略其鲁鱼亥豕之细,而特以部次条别,疏通伦类,考其得失之故,而为之校仇。”


猜你喜欢

  • 目指气使

    意谓口不发言,只以目指物,以气示意,使人执行。形容傲慢地指挥别人。《汉书.禹贡传》:“行虽犬彘,家富势足,目指气使,是为贤耳。”动目以指物,出气以使人。也称“颐指气使”。见“颐指气使”。《汉书·贡禹传

  • 东阁官梅

    南朝 梁何逊《扬州法曹梅花盛开》诗:“兔园标物序,惊时最是梅。衔霜当路发,映雪拟寒开。枝横却月观,花绕凌风台。朝洒长门泣,夕驻临邛杯。应知早飘落,故逐上春来。”注:“逊为建安王水曹,王刺扬州,逊廨舍有

  • 犹龙

    源见“老龙”。指老子。清王夫之《连珠》之二:“材有让乎犹龙,道有超乎维宝。”亦以称有道之士。清徐振芳《海陵寄李子微》诗:“犹龙久矣逃尘世,牵犊公然饮上流。”【词语犹龙】   汉语大词典:犹龙

  • 鲁卫之政

    《论语.子路》:“鲁卫之政,兄弟也。”鲁是周公之后,卫是周公之弟康叔之后,都是周朝的两个姬姓诸侯国。因此说鲁、卫两国无论从亲属关系到政治情况都是兄弟之国。后以“鲁卫之政”比喻两者的情况、程度相同。南朝

  • 无何有

    同“无何有之乡”。宋苏轼《和拟古》之一:“问我何处来?我来无何有。”【词语无何有】   汉语大词典:无何有

  • 祷雨

    向神灵祷告,乞求降雨。《滩南子.主术训》:“汤之时,七年旱,以身祷于桑林之际,而四海之云凑,千里之雨至。”【词语祷雨】   汉语大词典:祷雨

  • 雁来鱼去

    同“雁去鱼来”。唐罗隐《广陵秋日酬进士臧?见寄》诗:“空愧荀家好兄弟,雁来鱼去是因缘。”并列 比喻书信往来。鱼传送书信的典故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自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 碧鲜

    晋左思《吴都赋》:“檀栾婵娟,玉润碧鲜。”原用以形容竹的色泽。后以“碧鲜”为竹的别名。《旧五代史.扈载传》:“载因游相国寺,见庭竹可爱,作《碧鲜赋》题其壁。”宋范仲淹《寄题孙氏碧鲜亭》诗:“天地何风流

  • 珠玉粪土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初,楚子玉自为琼弁玉缨,未之服也。先战,梦河神谓己曰:‘畀余,余赐女孟诸之糜。’弗致也,大心与子西、使荣黄谏,弗听。荣季曰:‘死而利国,犹或为之,况琼玉乎?是粪土也。而可以济

  • 千亿梅花

    宋.陆游《梅花绝句》:“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陆游以梅花的高标傲骨自许,故自咏身愿化作“千亿梅花”。后人因以“千亿梅花”为放翁精魂所化,故用为咏放翁花魄诗魂的典故。清.吴锡麟《读陆放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