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崇山
在今云南云龙县西南旧州西。《清一统志·大理府》:三崇山“壁立万仞,高不可登。顶有三峰,一名三峰山。《滇志》:三崇山名三危山,澜沧经其麓。其地有黑水祠。或以为即古三危山也”。《方舆纪要》谓此说误。
在今云南云龙县西南旧州西。《清一统志·大理府》:三崇山“壁立万仞,高不可登。顶有三峰,一名三峰山。《滇志》:三崇山名三危山,澜沧经其麓。其地有黑水祠。或以为即古三危山也”。《方舆纪要》谓此说误。
即今广东东莞市东茶山镇。《明史·地理志》 东莞县: “东北有京山巡检司,本治茶园,后迁京口村,更名。”
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析华亭县东北五乡地置,属松江府。治所在上海镇(今上海市南市区旧城内)。1914年为江苏沪海道治。1927年直属江苏省。1933年迁治北桥。1945年县治先迁三林塘,后迁于闵行
北宋嘉祐七年 (1062) 置,属邕州左江道。治所在雷火洞 (今广西大新县西北下雷镇)。元丰以后改为下雷州。北宋嘉祐中置羁縻州。治雷火峒(今广西大新县西北下雷)。元丰以后改为下雷州。
在今陕西黄陵县西南十里。东晋时姚苌于此设杏城镇。《晋书·姚苌载记》:“魏褐飞自称大将军、冲天王,率氐胡数万人攻安北姚当成于杏城。”即此。《魏书·地形志》:北华州“治杏城”。《元和志》卷3坊州中部县:杏
即今四川温江县北之江安河。《新唐书·地理志》 温江县: “有新源水,开元二十三年,长史章仇兼琼因蜀王秀故渠开,通漕西山竹木。”
在今山东龙口市西南二十四里黄山馆镇。西滨渤海。《方舆纪要》 卷36黄县 “马停镇” 条下:“县西六十里有黄山馆驿,旧兼置递运所于此。今驿存而所革。” 清置黄山馆驿巡司。
一名嵬山。在今山西沁水县东北九十里。《新唐书·地理志》: 泽州端氏县有 “隗山”。即此。
①即镜湖。又名鉴湖。东汉永和五年(140)由会稽太守马臻主持修筑,在今浙江绍兴市南会稽山北麓。周三百余里。唐以后逐渐淤浅,至南宋大部被围为田。《清一统志·绍兴府》:镜湖“在山阴县(今绍兴市)南三里。一
在今湖北秭归县西北,近空舲峡。南宋陆游《入蜀记》:“过达洞滩,滩恶,与骨肉皆乘轿陆行过滩。滩际多奇石,五色粲然可爱,亦或有文成物象及符书者。”
①唐神龙三年 (707) 析湘阴县置,属岳州。治所在今湖南平江县东南三十里金铺观。元和四年 (809) 迁治今平江县。五代楚改名平江县。②1914年改昌化县置,属广东琼崖道。治所即今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