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上党郡

上党郡

①战国韩置,秦、汉治所在长子县(今山西长子县西南)。辖境相当今山西长治、晋城、和顺、左权、榆社、武乡、沁县、沁源、沁水、襄垣、黎城、安泽、屯留、潞城、长子、壶关、平顺、高平、陵川、阳城等县市地。东汉末移治壶关县(今长治市北三十五里故驿村)。西晋移治潞县(今潞城县东北四十里古城村)。北魏复移治壶关城(即东汉壶关县旧址),属并州。辖境缩小至今长治市及屯留、长子、潞城、平顺、壶关、安泽等县地。隋开皇初废,大业初复置上党郡,治所在上党县(今长治市)。唐武德元年(618)改潞州,天宝初复为上党郡,乾元元年(758)又改潞州。

②东晋宁康中以上党流民侨置,寄治芜湖县地,治所在今安徽芜湖市西南五里。后省为上党县。


(1)战国韩、赵各置郡。因上党地区而得名,《释名》:“党,所也。在山上其所最高,故曰上也。”地入秦后,合为一郡,治壶关县(今山西长治市北),西汉移治长子县(今县西)。辖境相当今山西省和顺、榆社二县以西,沁水流域以东地。东汉末移治壶关县。其后屡有迁移,辖地渐小,隋初废。大业及唐天宝、至德时又曾改潞州为上党郡。(2)东晋宁康中侨置,治今安徽省芜湖市西南。义熙中降为县。


猜你喜欢

  • 车镇

    即今山东无棣县北三十里车镇乡。清光绪《山东通志》卷2 《舆图志》:海丰县北有车镇。

  • 广仁城

    一名乌克尔博罗素克。俗呼大芦草沟。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建。为伊犁九城之一。在今新疆霍城县北六十里芦草沟镇。伊犁九城之一。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霍城县北境。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建于伊犁河北岸

  • 昌隆县

    西魏改汉昌县置,属巴西郡。治所在孟津里 (今四川江油市南彰明镇)。隋开皇初属绵州,大业初属金山郡。唐武德初属绵州,先天元年 (712)改为昌明县。古县名。西魏改汉昌县置,治今四川省江油市南太平镇。隋属

  • 木根山

    在今内蒙古鄂托克前旗南北大池一带。《晋书·苻坚载记》:东晋兴宁三年(365),匈奴左贤王卫辰举兵叛,“邓羌讨卫辰,擒之于木根山”。《魏书·太祖纪》:登国七年(392)春正月,“幸木根山,遂次黑盐池”。

  • 发库门

    清置,为柳条边门之一。即今辽宁法库县(法库镇)。《清一统志·奉天府二》:发库边门“在开原县西北,西至彰武台边门一百二十里”。

  • 马头戍

    南朝梁置,在今安徽怀远县南马头城乡。《魏书·高祖纪》:太和四年(480),“陇西公元琛等攻克萧道成马头戍”。即此。(1)在今安徽省怀远县东南。梁天监五年(506年)攻取北魏合肥,北魏军队守寿阳,于马头

  • 万安街

    即今安徽休宁县东南万安镇。清道光《休宁县志》卷1:万安街在“县东五里, 长三里”。

  • 天目溪

    即桐溪。今浙江桐庐县西北分水江。《元丰九域志》卷5:睦州分水县有“天目溪”。宋《景定严州续志》卷9分水县:天目溪“源出天目山,绕县境而南,达于浙江,可胜百斛舟,若于潜、若昌化,旧航粟浙江,胥此焉入”。

  • 洛隆宗

    又作洛龙宗、罗隆宗。治所即今西藏洛隆县东康沙。清乾隆 《西藏志·疆圉》: “工布江达、拉里、说板多、洛隆宗、昌都皆为要隘。”“洛隆”,藏语意为南谷。1960年与硕般多宗合并设洛隆县,后迁驻孜托。原西藏

  • 莒州

    ①北周改南青州置,治所在团城 (今山东沂水县)。辖境相当今山东沂水、沂源、蒙阴、莒县、莒南、日照及江苏赣榆等县市地。隋大业初废。唐武德五年 (622) 复置,贞观八年 (634)废。②金大定二十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