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牢关
在今湖北宜昌市西北。南宋陆游《入蜀记》:“过下牢关。”《方舆纪要》卷78夷陵州:下牢谿“在州西北二十五里。有关曰下牢关,亦曰下牢戍。旧峡州治也”。
在今湖北宜昌市西北。南宋陆游《入蜀记》:“过下牢关。”《方舆纪要》卷78夷陵州:下牢谿“在州西北二十五里。有关曰下牢关,亦曰下牢戍。旧峡州治也”。
在今山东济南城北二里。唐段成式 《酉阳杂俎》 卷11: “历城北二里有莲子湖,周环二十里,湖中多莲花,红绿间明,乍疑濯锦。又渔船掩映,罟罾疏布,远望之者,若蛛网浮杯也。”
即今陕西府谷县北府镇。1937—1949年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在此置河府县。
1929年改雅鲁设治局置,属黑龙江省。治所即今内蒙古扎兰屯市。1932年日伪分置布特哈左、右二旗 (左旗驻扎兰特,右旗驻博克图)。旋废。1934年改设布特哈旗。旧县名。1929年升雅鲁设治局置,治扎兰
宋大理置,属石城郡。在今云南陆良县东北二十四里旧州。元改陆凉州。大理后期置,治今云南省陆良县东北旧州。蒙古宪宗三年(1253年)改置千户,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改为陆凉州。
在今陕西宁陕县东北江口回族镇。《清一统志·西安府三》:东江口营“在宁陕厅北二百四十里。嘉庆七年移长安县斗门镇主簿驻此,改隶宁陕厅。嘉庆十九年设都司驻守”。即今陕西省宁陕县东北江口镇。清嘉庆五年(180
在今广西宜州市东四十五里洛东乡大曹村。明置巡司于此。(1)古镇名。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宜州市东大曹圩。明置巡检司及驿站于此。属宜山县。清时裁。旁有大曹渡,即龙江渡。(2)今镇名。在山东省宁津县西南部。面
明洪武十一年 (1378) 置,属茂州卫。治所在今四川茂县西北较场乡南叠溪城。二十五年 (1392) 改为守御千户所。
在今湖南祁阳县西南四里湘江南岸浯溪。唐代诗人元结作铭,季康、瞿令问、袁滋用不同篆体书写刻石。大历六年 (771),颜真卿将元结作的 《大唐中兴颂》 写成楷书大字刻于崖壁。高3米,宽3.2米,共二十二行
在今安徽宿松县东南。《清一统志·安庆府一》: 洿池 “在宿松县东南六十里,众水所汇。其中有山,居民列市,利于鱼盐”。
①春秋晋邑,后属赵。在今山西平遥县西南。《左传·昭公二年》:齐陈无宇送女致少姜,晋平公“执诸中都”。《史记·秦本纪》:秦惠文王更元九年(前316),“伐取赵中都、西阳”。均此。秦置中都县。②春秋鲁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