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丘舆

丘舆

①春秋时鲁国东境。在今山东费县西。《左传》:哀公十四年(前481),宋司马牛出亡,“赵简子召之,陈成子亦召之,卒于鲁郭门之外,阮氏葬诸丘舆”。

②春秋时齐邑。在今山东淄博市南。《左传》:成公二年(前589),“晋师从齐师,入自丘舆,击马陉”。丘舆当在马陉之南。

③春秋时郑邑。当在今河南郑州市与开封市附近一带。《左传》:成公三年(前588),诸侯伐郑,“败诸丘舆”,即此。


古邑名。(1)春秋鲁邑。在今山东省平邑县西南。《左传》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宋司马牛卒于鲁郭门之外,阬氏葬诸丘舆,即此。(2)春秋齐邑。在今山东省青州市西南。《左传》鲁成公二年(前589年):“晋师从齐师,入自丘舆,击马陉”,即此。


猜你喜欢

  • 宜溪水

    即今湖南常宁县西之宜水。《水经·湘水注》: 宜溪水 “出湘东郡之新宁县西南新平故县东……众川泻浪,共成一津,西北流,东岸山下有龙穴,宜水径其下,天旱则拥水注之,便有雨降,宜水又西北注于湘”。

  • 启母阙

    在今河南登封市西北嵩山南麓的万岁峰下启母庙前。东汉延光二年(123)建。是汉代启母庙前的神道阙,与太室阙、少室阙并称“中岳汉三阙”。阙上有小篆铭文(下半部尚完好),记述夏禹及其父鲧治水,禹三过家门而不

  • 泲水

    ①一名济水。又名白沟水、沙水。源于今河北赞皇县西南大石门,东北流径县南折向东南,流入高邑县。《诗经·邶·泉水》:“出宿于泲。”即此。其下流屡有迁徙。汉时径廮陶县(今宁晋县西南)入泜水。《汉书·地理志》

  • 黄寺

    在今北京安定门外黄寺大街。分东、西二黄寺,二寺相连。清 《日下旧闻考》 卷107: “东黄寺,顺治八年奉敕就普静禅林兴建。”“西黄寺与东黄寺接连,雍正元年建”。《御制重修黄寺碑文》:“达赖喇嘛在国初导

  • 城固县

    南朝宋改成固县置,属汉中郡。治所在今陕西城固县东湑水西岸。北魏正始中移治壻乡川(今城固县西十八里柳林镇固城)。隋属汉中郡。唐武德二年 (619) 改名唐固县,贞观二年 (628)复名城固县,属梁州 (

  • 裴社镇

    即今山西闻喜县东南裴社乡。《清一统志·绛州》 “下东镇” 条下: 裴社镇 “在县南二十里”。

  • 重安长官司

    明洪武八年 (1375) 置,属播州宣慰司。治所即今贵州黄平县南重安镇。《方舆纪要》 卷121黄平州: 重安废长官司 “司近重安江,故名”。万历二十九年 (1601) 废。明初置,治今贵州省黄平县西南

  • 孙家台

    即今辽宁开原市。清康熙《开原县志》卷上《屯堡》:东南“孙家台,距城十五里”。光绪《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图志》开原县图:南有孙家台。旧为南满铁路车站,商业甚盛。20世纪30年代开原县迁治于此。1988年设开

  • 马坪口

    在今四川北川县西北。明属石泉县,置巡司于此。

  • 卓木

    一作卓摩。即今西藏亚东县。清陶思曾 《藏輶随记》 称: “卓木分上、下二部,上卓木自春丕起,北至帕克哩番民二百六十户界止; 下卓木自春丕起,南至咱利山止,番民一百八十户。” 佘素著 《清季英国侵略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