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泰州
唐武德五年(662)置,治所在博城县(今山东泰安市东南三十里旧县)。辖博城、梁父、嬴、肥城、岱等五县。相当今山东泰安、肥城二市附近地。贞观元年(627)废。
唐武德五年(622年)置,治博城县(今山东泰安市东南)。辖境相当今山东省泰安、莱芜、肥城及新泰等市西部等地。贞观元年(627年)省。
唐武德五年(662)置,治所在博城县(今山东泰安市东南三十里旧县)。辖博城、梁父、嬴、肥城、岱等五县。相当今山东泰安、肥城二市附近地。贞观元年(627)废。
唐武德五年(622年)置,治博城县(今山东泰安市东南)。辖境相当今山东省泰安、莱芜、肥城及新泰等市西部等地。贞观元年(627年)省。
即上洛。在今陕西商州市。
亦名三水铁路。即粤汉铁路三佛支线。从广州市西之石围塘,经佛山至三水止。全长44公里。原由美资修筑,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动工,二十九年(1903)建成。后由中国赎回。在广东省中部。自广州城区南石围
又作昂木仁、阿布林、将阿木凌宗。即章阿布林。治所即今西藏昂仁县。“昂仁”,藏语意为长沟。
唐贞观五年 (631) 置,属羁縻玉州。治所在今四川若尔盖县西北境。后废。
北宋置,属壁山县。在今四川璧山县南五十八里王来山下。
即浈昌县。治所即今广东南雄县。《舆地纪胜》卷93南雄州:昌水“贞、昌二水合流,故县曰真昌。后以国讳改曰保昌”。
亦名章谷屯。清光绪三十年(1904) 改霍耳章谷安抚司置,属打箭炉厅。在今四川炉霍县西南下街。《清史稿·土司传》: “霍耳章谷安抚司……同倬倭一并改流。后发还,而章谷无人承领,改为炉霍屯。” 宣统三年
在今四川成都市旧城区西南。南朝梁 《益州记》: “成都之坊百有二十,第四曰碧鸡坊。” 唐杜甫 《西郊》 诗云: “时出碧鸡坊,西郊向草堂。” 《新唐书· 田令孜传》: 大顺二年 (891),王建 “入
在今四川宜宾市东仙人场南。清嘉庆 《南溪县志》 卷2: 望仙桥 “在县南隔江七十里。以北岸有古仙人场,故名”。
①北宋大观三年(1109)置,属纯州。治所在今四川合江县西南一百里。宣和三年(1121)降为安溪砦。②北宋宣和三年(1121)改清溪县为安溪县,属泉州。治所即今福建安溪县。明《八闽通志》卷2《地理·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