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中山国

中山国

①春秋狄人所建。又称鲜虞国。治所在今河北正定县东北。战国初期建都于顾(今河北定州市)。公元前406年为魏所灭。寻又复国,迁都灵寿(今灵寿县西北)。公元前323年与韩、燕、宋同时称王。公元前296年为赵所灭。

②西汉景帝改中山郡置,治所在卢奴县(今河北定州市)。辖境相当今河北狼牙山以南,保定、安国二市以西,唐县、新乐以东和滹沱河以北地区。十六国后燕慕容垂建都于此,改为中山尹。


(1)春秋、战国国名。春秋末白狄的一支鲜虞人建立,又称鲜虞。在今河北省正定县东北。武公(约前414年即位)时徙建都顾(即今河北定州市)。公元前406年灭于魏。约前380年复国,桓公时徙都灵寿(今河北平山县东北)。战国前期,疆域有今河北省涞源县以南,唐县以西,高邑、宁晋县以北,平山、井陉县以东地。前323年与韩、燕、赵、魏等国同时称王。前296年为赵国所灭。(2)西汉景帝三年(前154年)析常山郡东部置,五凤二年(前56年)改为郡,永光元年(前43年)复为国,建始二年(前31年)又改为郡,阳朔二年(前23年)复为国。治卢奴县(今定州市)。辖境相当今河北省狼牙山以南,保定、安国市和蠡县以西,唐县、新乐市以东,及滹沱河以北地区。东汉建武十三年(37年)改为郡,十七年复为国,二十年复为郡,三十年复为国。属冀州,辖境略有扩大,北有今涞源县。三国魏辖境北扩至今山西省灵丘县。西晋北部、东部略有缩小。十六国后赵改为郡,前燕又曾改为国,后燕慕容垂定都于此,改为中山尹。北魏皇始二年(397年)平慕容垂子宝,复改为郡。隋开皇元年(581年)改为鲜虞郡。


猜你喜欢

  • 南普陀寺

    又名普照院。在今福建厦门市五老峰麓。《清一统志·泉州府》: 普照院 “(在) 厦门海岛五峰山中。五代时建,初名泗洲。宋治平中改今名。本朝康熙年间重建,改名南普陀”。在福建省厦门市五老山下。始建于唐。初

  • 会稽县

    ①西晋元康五年(295)置,属晋昌郡。治所在今甘肃玉门市西北玉门镇附近。北周废。②北周改玉门县置,为永兴郡治。治所在今甘肃玉门市西北赤金镇稍东。隋开皇十年(590)仍改为玉门县。③南朝陈分山阴县置,与

  • 洛阳殿

    又作乐阳殿。在北魏平城西苑内,今山西大同市西北下皇庄一带。 《水经·㶟水注》: 武州川水 “又东南流出山,《魏土地记》 曰: 平城西三十里武州塞口者也。自山口枝渠东出入苑,溉诸园池,苑有

  • 直路县

    西汉置,属北地郡。治所在今陕西富县西南直罗镇。东汉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陕西省富县西直罗镇。属北地郡。东汉初废。

  • 长道郡

    西魏废帝改天水郡置,治所在长道县(今甘肃西和县北长道镇)。辖境相当今甘肃礼县、西和两县北部地。北周废。西魏废帝改南天水郡置,治水南县(今甘肃西和县北长道)。辖境相当今甘肃省礼县、西和二县北部地区。北周

  • 千佛崖

    在今四川夹江县西北八里古泾口处,与大观山相接,西临青衣江。《方舆纪要》卷72夹江县:千佛崖“在县西八里。数峰崭然,崖石峭拔,崖旁多镌佛像,因名。西崖瀑布悬流,响震林壑”。今东西绵延三里的石壁上,有二百

  • 爰戚县

    秦置,属砀郡。治所在今山东嘉祥县西南。《史记·曹相国世家》: 秦二世二年 (前208),“击章邯车骑,攻爰戚及亢父”。又 《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载: 周勃 “击章邯车骑,殿,定魏地,攻爰戚、东缗”。

  • 池阳

    池州的别名和雅称。唐杜牧《送人》诗:“明年未去池阳郡,更乞春时却重来。”《方舆胜览》卷16池州:“江右要冲,池阳重镇。”政和中,有范致明编《池阳记》。

  • 杜郎口

    即今山东茌平县东南三十五里杜郎口镇。民国《茌平县志》卷2有杜郎口。

  • 羊山

    ①又作洋山。在今上海市金山县东南海中。《方舆纪要》卷24松江府华亭县:羊山“在府境金山卫东海中。山高大,周七八十里。四围环抱,有十八奥,中如大湖,可容数百艘。湖口面北,上有娘娘庙。山有淡泉,海泊往往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