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义阳郡

义阳郡

①三国魏文帝时置,属荆州。治所在安昌县(今湖北枣阳县南)。后废。东晋末改义阳国复置,移治平阳县(今河南信阳市)。南朝宋属南豫州,后为司州治。辖境相当今河南信阳市与信阳、罗山二县和桐柏县东部及湖北随州、广水二市、大悟县部分地。南齐改为北义阳郡。梁为司州治。东魏武定七年(549)改为义阳郡,为南司州治。北齐为郢州治。北周为申州治。隋开皇初废。大业三年(607)改义州为义阳郡。治所平阳县亦改为义阳县。唐初改为申州。天宝元年(742)复改义阳郡。乾元元年(758)复改为申州。

②西晋太康九年(288)改义阳国置,治所在新野县(今河南新野县)。辖境相当今河南邓州、信阳二市与新野、唐河、桐柏、信阳等县及湖北随州、枣阳、广水等县市地。永宁元年(301)改为新野郡。

③东晋分南平郡置,属荆州。治所在今湖南安乡县西南。南朝宋改为南义阳郡。

④南朝梁普通六年(525)置,属巴州。治所在义阳县(今四川巴中市西南恩阳镇)。辖境相当今四川巴中市西南部地。隋开皇三年(583)废。

⑤南朝梁置,为北江州治。治所在义阳县(今湖北黄陂县北七十里木兰山北)。隋废。

⑥东魏天平四年(537)改郢州置,属豫州。治所在真阳县(今河南正阳县北)。北齐废。

⑦即白马义阳郡。治所在今四川阆中市东北。


(1)三国魏文帝置,治安昌县(今湖北枣阳市南)。属荆州。寻废。(2)东晋末改义阳国置,治平阳县(今河南信阳市南)。南朝宋属南豫州。辖境相当今河南省信阳、罗山等市县和桐柏县东部,湖北省广水、大悟、随州等三市县部分地区。后为司州治。南朝齐改北义阳郡,梁复旧。东魏末为南司州治。北齐为郢州治。北周改名宋安郡。隋开皇初废。大业及唐天宝、至德时又分别改义州、申州为义阳郡。地当南北交通要冲;有平靖、黄岘、武阳三关之险,为东晋、南朝北边要郡。(3)东魏天平四年(537年)改郢州置,治慎阳县(今河南正阳县北)。属豫州。辖境相当今河南省正阳县地。北齐废。(4)南朝梁普通六年(525年)析阆中县置,治义阳县(今巴中市西南恩阳镇)。辖境约当今四川省巴中市西部地区。属巴州。隋开皇三年(583年)废。


猜你喜欢

  • 苏鲁马益

    古港名。亦译苏儿把牙或斯鲁马益。即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东北岸之苏腊巴亚(泗水)。为东爪哇重要港口。名见明马欢《瀛涯胜览》“爪哇国”条。

  • 小韩城

    在今河南禹州市西北。《方舆纪要》卷47禹州:小韩城“战国韩哀侯所筑”。《清一统志·开封府二》:小韩城,“《旧志》:小韩城在州西北十三里。韩哀侯所筑,今名韩城”。

  • 临江湖镇

    即今江西玉山县西临湖镇。清同治 《江西全省舆图》 卷11广信府玉山县: “西至临江湖六十五里。”

  • 枣强县

    西汉置,属清河郡。治所在今河北枣强县东南东故县村。《元和志》 卷17枣强县: “其地枣木强盛,故曰枣强。” 东汉废。三国魏复置,属安平郡。西晋属安平国。北魏神瑞二年 (415) 废入广川县,太和二十二

  • 凤凰台

    ①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市南。《宋书·符瑞志》:元嘉十四年(437),“大鸟二集秣陵民王��园中李树上,大如孔雀,头足小高,毛羽鲜明,文采五色……改鸟所集永昌里曰凤皇里”。宋《景

  • 三正铺

    亦作三真铺。明置,即今四川万县市西三正镇。清以后裁。

  • 伊是

    战国赵地,在今山西安泽县东南。《战国策·齐策二》:“齐、魏亦佐秦伐邯郸,齐取淄鼠,魏取伊是”,即此。汉置陭氏县。古邑名。又作伊氏。战国赵邑。在今山西省安泽县南。《战国策·齐策三》:齐、魏“佐秦伐邯郸,

  • 始宁山

    在今四川巴中市东。《隋书·地理志》:始宁县 “有始宁山”。《寰宇记》 卷139其章县: “始宁山在 (始宁) 县东北七里。”

  • 衣锦寨

    在今江西兴国县东北境。明、清置巡司于此。又名衣锦乡,在今江西省兴国县东。属赣州府。明于此置巡检司。

  • 敏州

    五代晋天福中楚改邵州置,治所在敏政县(今湖南邵阳市)。后汉复改邵州。五代楚天福年间改邵州置,治敏政县(今湖南邵阳市)。辖境相当今湖南省新化县以南的资水流域(其支流夫夷水上游除外)和巫水上游。汉时复改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