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坵
一作乌丘山。即今福建莆田县东南乌丘屿。扼兴化湾与湄州湾之口,为本省沿海南北交通要冲。分大丘、小丘两屿。两屿东西并列,相距约二里,大丘在西,小丘在东。因形状象乌龟,故名。大、小乌丘亦名大龟、小龟。岛上丘陵起伏,多岩少土,居民以捕鱼为生。明郑和下西洋经此。又见清《海上闻见录》。
又作乌丘山。即今福建省莆田市东南湄洲岛东乌丘屿。扼兴化湾与湄州湾之口,为本省沿海南北交通要冲。分大丘、小丘两屿,因形状像乌龟,故名。明郑和下西洋经此,见清《海国闻见录》。
一作乌丘山。即今福建莆田县东南乌丘屿。扼兴化湾与湄州湾之口,为本省沿海南北交通要冲。分大丘、小丘两屿。两屿东西并列,相距约二里,大丘在西,小丘在东。因形状象乌龟,故名。大、小乌丘亦名大龟、小龟。岛上丘陵起伏,多岩少土,居民以捕鱼为生。明郑和下西洋经此。又见清《海上闻见录》。
又作乌丘山。即今福建省莆田市东南湄洲岛东乌丘屿。扼兴化湾与湄州湾之口,为本省沿海南北交通要冲。分大丘、小丘两屿,因形状像乌龟,故名。明郑和下西洋经此,见清《海国闻见录》。
在今云南师宗县东南科白。《方舆纪要》卷115师宗州: 绿德山“在州东百二十里。孤峰秀削,一名六德山。有六德废驿址”。
①在今江西新干县南赣江东。南朝梁太平二年 (557),萧勃将欧阳頠为陈霸先将周文育所攻,自苦竹滩退入泥溪,即此。②在今四川屏山县西。《方舆纪要》 卷73马湖府屏山县: 泥溪在 “府西二里。源出叙州府宜
即今安徽凤阳县东八十里小溪河镇。明成化《中都志》卷4:临淮县有小溪店。清光绪《凤阳县志》卷2:小溪集“在县东北八十里”。
南宋置,属汉源县。在今四川汉源县北盘陀山下。《方舆胜览》 卷 56 黎州: “ 王已《盘陀寨记》: 蜀为今日之重地,而沈黎为蜀之西门。”
在今广西崇左县南。《明一统志》卷85太平府:龙马泉“在府治南。其水清碧,南入丽江。相传有神龙化马于此,因名”。
西汉置,属酒泉郡。治所在今甘肃酒泉市东南六十里下河清乡。东汉改为安弥县。古县名。西汉置,治今甘肃省酒泉市东。属酒泉郡。东汉改为安弥县。
明万历二年 (1574) 建,在今四川兴文县西南建武乡。明置建武千户所。清康熙六年 (1667)改设叙州通判。乾隆元年 (1736) 设巡检,四十三年(1778) 改设都司。光绪三十三年 (1907)
一名木垒河。清雍正年间筑,在今新疆木垒哈萨克自治县东南。乾隆三十二年(1767)筑新城(今木垒哈萨克自治县),设守备驻守。光绪年间置木垒河驿。1930年置木垒河县。
亦作徒多河。即今新疆西南部叶尔羌河。《新唐书·西域传》: 喝盘陀 “治葱岭中,都城负徙多河”。此河在佛经中有私陀、私多、私他、斯陀、死多诸译。古水名。又作私陀、私多、私他、斯陀、死多、枲多。即今新疆维
指今四川之长江。《白居易集》卷11《南宾郡斋即事·寄杨万州》:“山上巴子城,山下巴江水。中有穷独人,强名为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