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乌如

乌如

西藏吐蕃王朝(约629—842)古地区名。公元7世纪初吐蕃王朝建立后,将全境划分为乌如、要如、叶如、如拉(亦作藏如拉)等四个军政区域,即乌思藏四如。乌如是藏文音译,意为“中央翼(部)”,其区域东至沃卡,南至玛拉,西至须尼木,北至沙克,以热莫且(今西藏拉萨市小招寺)为中心,大致当今雅鲁藏布江中游北面的拉萨市辖各县。吐蕃灭亡后原建制废,乌如与要如合称乌思即前藏。


猜你喜欢

  • 白衣大食

    即阿拉伯帝国倭马亚王朝。以其旗色尚白故名。都城在今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新唐书·西域传》:“或曰大食族中有孤列种,世酋长,号白衣大食。种有二姓, 一曰盆尼末换,二曰奚深。有摩诃末者,勇而智,众立为王,

  • 地保城

    在今江苏南京城东北太平门外的龙脖子。是太平天国时期修筑的保卫天京的重要军事要塞。地保城依山傍水,紧靠城墙,扼守龙脖子隘口,与天保城上下呼应,对阻止清军攻城,保卫首都天京的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 邱州

    唐贞观二十三年(649)置,治所在今云南南华县西北三十里沙桥镇。辖境约当今云南南华县地。天宝后废。

  • 平治县

    1935年改思林县置,属广西省。治所在今广西平果县北榜圩镇。1951年并入平果县。旧县名。1936年由思林县北部、恩隆县东北部、都安县西南部及果德县东北部合置,治平治乡榜圩(今广西平果县北榜圩)。因县

  • 宿龙山

    在今云南大理市东,凤仪镇北。《方舆纪要》 卷117赵州: 宿龙山 “在州 (今凤仪镇) 北十五里。顶有浮图,唐镇南将军韦仁寿所建。或曰,山在州东龙伯山之南”。

  • 济浊馆

    唐安西都护府属地。在今新疆柯坪县东。《新唐书· 地理志》 引贾耽 《四夷路程》: “自拨换、碎叶西南渡浑河,百八十里有济浊馆,故和平铺也。”

  • 冶甫山

    即冶父山。在今安徽庐江县东北二十里。《隋书·地理志》:庐江郡庐江县“有冶甫山”。即“冶父山”。

  • 楚皇城

    在今湖北宜城市东南十五里。春秋时为鄢国都。楚灭以为邑。昭王徙都于此。在湖北省宜城市东南郑集高岗之上。北溯襄阳,南望荆州,西距蛮河10千米,东离汉江6千米。为春秋时期楚昭王避吴难迁都之处。春秋时可能为鄢

  • 西渡镇

    北宋置,属衡阳县。即今湖南衡阳县。1952年衡阳县迁治于此。(1)在上海市奉贤区西北部,北濒黄浦江。面积24.4平方千米。人口2.2万。镇人民政府驻萧塘,人口 2100。以境内渡口为名。相传秦始皇东游

  • 双桥河

    即今四川盐源县西盐井河。《方舆纪要》卷74盐井卫:双桥河在“卫西五里。源出卫东三十里之凉山,绕流径此,又东北流入打冲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