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都山
即都山。在今河北青龙满族自治县西北三十里, 与宽城满族自治县分界处。海拔1846米。《方舆纪要》卷17迁安县:都山在“县北百五十里,高三十里,周倍之。一名乌都山”。
即都山。在今河北青龙满族自治县西北三十里, 与宽城满族自治县分界处。海拔1846米。《方舆纪要》卷17迁安县:都山在“县北百五十里,高三十里,周倍之。一名乌都山”。
即今福建霞浦县东北三沙镇。明永乐十八年(1420)置烽火门水寨于此,正统九年(1444)移于松山。即今福建省霞浦县东三沙镇。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设烽火门水寨于此,拨军戍守。正统九年(1444年)
在今西藏拉萨城西清 《西藏图考》 卷5: 疏日冈 “在布达拉西七里许,乃达赖、班禅往来停骖、饮茶处,亦名经园”。
一作齐克塔木台。清乾隆年间置,即今新疆鄯善县东七克台镇。清《林则徐日记》:道光二十五年(1845)七月初七日,“至七克腾木军台”。
在今湖北宣恩县南。《方舆纪要》卷82高罗安抚司:水心寨在“司南三里。有水心山,砦据其巅”。
即乌德健山。今蒙古国西南杭爱山。
一名皋石山。在今广东英德市南十五里。《艺文类聚》 卷6引王韶之 《始兴记》: “梁、鲜二水口下流有浈阳峡,长二十余里。山岭纡郁,丛流曲勃。” 《水经· 溱水注》: “溱水又西南,历皋口、太尉二山之间,
即今江西泰和县北十五里枫塘桥。清同治《江西全省舆图》卷7:泰和县北有枫塘。
①又名伏凌山、 孟广山。 在今河北兴隆县西北。海拔2116米。《水经·鲍丘水注》: 石门水“出伏凌山。山高峻,岩鄣寒深,阴崖积雪,凝水夏结,事同离骚峨峨之咏,故世人因以
又作喀木尼哈达。在今黑龙江省萝北县西北。《清一统志· 黑龙江》: 喀穆尼峰 “在黑龙江城南界”。清屠寄 《黑龙江舆图说·黑龙江城》:“佛思亨山之西有喀木尼哈达。此皆黑龙江右岸之山也。”
即碎叶城。在今吉尔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马克西南阿克·贝希姆废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