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乐山大佛

乐山大佛

亦名凌云大佛。在今四川乐山市东二里凌云山大佛寺左侧石崖山。唐开元元年(713)寺僧海通创建,至贞元十五年(799)剑南节度使韦皋完成。系一尊面对三江的弥勒坐佛,依山凿成。头枕山巅,足踏江流。高70.7米,肩宽24米。造型比例匀称协调,气势雄伟磅礴,仪态庄严慈祥,为世界最大的石刻佛像。旧有楼阁覆盖,曰天宁阁,或称大佛阁、大像阁。《舆地纪胜》卷146嘉定府:大像阁“在凌云寺。唐开元中僧海通于渎江、沫水、濛水三江之合,悍流怒浪之滨,凿山为弥勒大像,逾三百六十尺,建七层阁以覆之,至韦皋时积十九年而工始毕。皋有大像记”。明末阁毁。右侧有“九曲栈道”石阶上下。两侧山岩有历代题刻和摩岩造像。1982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四川省乐山市东岷江东岸,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合流处。大佛为依凌云山栖鸾峰断崖凿成的一尊弥勒散跏趺坐像,故又名凌云大佛。《嘉州凌云寺大佛像》记载,大佛为唐开元元年(713年)名僧海通创建,后由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于贞元十九年(803年)完成,工程进行了约九十年;上覆十三层重楼,名大像阁,宋易名天宁阁,明末圮毁。大佛头与山齐,脚踏大江,通高71米,头高14.7米、10米,肩宽24米,眼长3.3米,耳长7米。耳朵中间可并立二人,头顶上可置一圆桌,赤脚上可围坐百余人,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佛像。其右侧有凌云崖九曲栈道,沿崖迂回而下,可达江边。俗谓“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佛像雍容大度,气魄雄伟。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世界文化遗产,已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乐山大佛


猜你喜欢

  • 强阴县

    西汉置,属雁门郡。治所在今内蒙古凉城县东天城乡西古城。东汉末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内蒙古自治区凉城县东岱海东南。属雁门郡。东汉末废。

  • 买吾山

    在今云南开远市东南。《方舆纪要》卷115阿迷州:买吾山“在州东南。万历初,抚臣邹应龙击逋贼于此,忽震雷杀贼数人,因易名曰雷公山”。

  • 泰川县

    唐贞观初置,属燕州。治所在今广西平南县东北。七年 (633) 属龚州。十二年 (638) 废入平南县。古县名。唐贞观初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平南县东北。属燕州。七年(633年)改属龚州。十二年废。

  • 匡城县

    隋开皇十六年(596)改长垣县置,属滑州。治所在妇姑城(今河南长垣县西南司坡村)。《寰宇记》卷2:“以县南有古匡城为名。”大业初属东郡。唐属滑州。五代梁复改长垣县。古县名。隋开皇十六年(596年)置,

  • 婆娑府路

    即娑速府路。治所在今辽宁丹东市东北九连城镇。《元史·地理志》 辽阳行省: 元初“以广宁府、婆娑府、懿州、盖州作四路,直隶省。……(至元) 二十五年,改东京为辽阳路,后废婆娑府为巡检司”。

  • 赵屯浦

    在今上海市青浦县西北。《方舆纪要》 卷24松江府华亭县: 赵屯浦 “旧当淀山湖北,直受湖水,泻于吴淞江,阔五十丈,通江五大浦之一也。宋、元以来,屡经浚治。……后水利不修,浦去淀湖益远,湖水自北曹港分支

  • 黄泥市

    即今安徽庐江县南黄泥镇。清光绪 《庐州府志》 卷3庐江县: 黄泥河镇在 “县南三十五里”。

  • 和川县

    隋开皇十八年 (598) 改义宁县置,属沁州。治所在今山西安泽县北二十六里和川镇。大业三年 (607) 废。唐武德元年 (618) 复置和川县。北宋熙宁五年 (1072) 废。元祐元年 (1086)复

  • 吕潭镇

    即今河南扶沟县东北二十四里吕潭镇村。《清一统志·陈州府二》:吕家潭镇“有桥。商旅辐辏”。

  • 益津县

    金大定二十九年 (1189) 置,为霸州治。治所即今河北霸州市。蒙古中统四年 (1263) 废,至元二年 (1265) 复置。明洪武初废入霸州。古县名。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置,治今河北省霸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