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九仙山

九仙山

①在今安徽霍邱县西南境。《寰宇记》卷129寿州霍邱县:“九仙山在县南百八十里。上有九臼。旧有九仙人在此山中捣药,因名。”

②在今福建尤溪县南七十里。《清一统志·延平府》 “九仙山”条下:九仙山“又名蓬莱山。《闽书》:峰峦秀拔,人迹罕到。上有金鲫池、石棋局、黑白二石马、炼丹灶,时有仙灵往来,仿佛闻鼓乐音”。

③即今福建仙游县东北大仙山。《寰宇记》卷102兴化军仙游县:九仙山“在县北四十五里”。《新定九域志》卷9兴化军:九仙山“何氏兄弟九人栖此登仙”,故名。

④即今福建福州市内于山。《寰宇记》卷100福州闽县:“九仙山在州东南二里。越王九日燕于此山,亦曰九日山。又俗传昔有何氏兄弟九人于此学道上升,故曰九仙山。”宋曾巩《道山亭记》:“城中凡有三山,东曰九仙,西曰闽山,北曰越山,故郡有三山之名。”《清一统志·福州府一》 引《府志》:“旧名于山,上有峰曰鳌顶峰,亦曰状元峰,为宋陈诚之读书处。”

⑤即今福建德化县西北九仙山。《舆地纪胜》卷130泉州《景物下》:九仙山“在德化县西,耸起九峰如笔,中峰有人迹犹存”。《方舆纪要》卷99泉州府德化县“大帽山”条下:“九仙山在县西北百里,广袤峻拔,甲于诸峰。俗传尝有九仙隐此。”故名。

⑥即今福建将乐县北二十余里之九仙山。明弘治《将乐县志》卷1:九仙山“在忠孝都。冈叠陇如龙翔凤翥,相传尝有九异人游息往来于其山,因名。即三华八景中之九仙霁雪也”。

⑦即今山东五莲县东南三十里九仙山。潮河出此。《方舆纪要》卷35诸城县:九仙山在“县西南七十里。高耸摩空,峰峦十有一,磐石十有八,苏轼以为奇秀不减于雁荡。金时土贼尝据九仙山为巢穴。今山西北兀子山南有大路,东出信阳场,西走沂莒,为奸徒亡命出入之处”。


(1)古山名。(1)即今福建省福州市东于山。《太平寰宇记》:“越王九日燕(宴)于此,亦曰九日山。又俗传昔有何氏兄弟九人于此学道上升,故曰九仙山”。《方舆胜览》:九仙山“又名于山。相传何氏兄弟九人登仙于此,其上有四徹亭”。(2)在今山东省诸城市西南。山势高耸。西北有潭水与东海通,世传久雨将晴,井中有声如雷,旱则以石击井,必雨。相传其山有仙人所居。苏轼诗“九仙今已压京东”,即指此。 (2)今山名。(1)在福建省德化县西北部。属戴云山。东北—西南走向。一般海拔800~1200米,主峰海拔1658米。为断块山,主要由花岗岩、凝灰岩构成。山上林木茂密,生物资源丰富。有中药材、珍稀动物等。名胜古迹有永安岩、弥勒洞、龙池、灵鹫岩等,并有40多处诗刻、题刻。(2)即“水寨大山”。


猜你喜欢

  • 孝堂山

    即古巫山。在今山东长清县西南五十里孝里铺东。《水经·济水注》:“今巫山之上有石室,世谓之孝子堂。”《寰宇记》卷13郓州平阴县:“巫山一名孝堂山。《左传》云:齐侯登巫山以望晋师,即此山。山上有石室,俗传

  • 朱管陂

    一名白马湖。在今河南沁阳县东北。《水经·沁水注》:白马沟水“首受白马湖,湖一名朱管陂,陂上承长明沟,湖水东南流,径金亭西,分为二水,一水东出为蔡沟,一水南注于沁也”。又称白马湖。在今河南省沁阳市东北。

  • 保定镇

    清置,属丽水县。即今浙江丽水市西南四十六里保定村。《方舆纪要》 卷94丽水县: 保定镇“明初置税课局于此。今废。西南达云和县之石塘隘四十里,西北达松阳县之石佛镇亦四十里,为两县之要隘”。

  • 旧土尔扈特北路三旗

    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 渥巴锡率土尔扈特部由伏尔加河流域回到祖国后设置,包括北路旧土尔扈特旗及左、右二旗,属乌讷恩素珠克图盟。驻牧地在今新疆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城附近。

  • 铁牛关

    即今福建光泽县西北铁牛关。《方舆纪要》 卷98光泽县: “铁牛关在县北五十里。相传唐广明中置。《闻见录》: 光泽有铁牛、火烧、云际三关。”

  • 旧州草塘等处长官司

    元置,属播州军民安抚司。治所即今贵州瓮安县东北草塘镇。明洪武十七年(1384)改为草塘安抚司。元置,治今贵州省瓮安县东北草塘。属播州宣抚司。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改为草塘安抚司。属播州宣慰司。

  • 勐 (猛) 马

    宋大理时为俄麻甸。即今云南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西南四十八里勐马镇。洪宪元年(1916) 《最新大中华帝国道县形势全图》: 澜沧西南有勐马。傣语 “勐” 为地方,“马” 为来,意即从他乡迁来的村。

  • 教山

    又名历山。亦作殽山。在今山西绛县东南与垣曲县交界处。《山海经·北次三经》: 教山 “其上多玉而无石,教水出焉,西流注入河”。《寰宇记》 卷47绛县: “教山今名效山,亦名罩山,在县东南八十五里。”

  • 岐阳镇

    北宋置,属扶风县。即今陕西岐山县东北岐阳村。

  • 新化府

    明永乐十一年 (1413) 置,治所在新化长官司 (今贵州锦屏县南新化乡)。领湖耳、亮寨、欧阳、新化、中林验洞、龙里六蛮夷长官司、赤溪湳洞长官司。宣德九年 (1434) 废。明永乐十一年(14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