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陕西大荔县西南。《方舆纪要》卷54同州大荔县:红善泉在“州西南四十里……自平地涌出,流入渭河,州人资以灌溉”。
隋大业十二年(616)升火井镇置,属临邛郡。治所在今四川邛崃市西南六十里火井镇。一说在今市西油榨乡。唐属邛州。北宋开宝三年(976)移治平乐镇(今邛崃市西南平落镇),至道三年(997)复移故治。元废入
在今安徽明光市北淮河南岸。《寰宇记》卷16泗州临淮县:“古屯城在徐城县西南八十五里。陈太建五年大将吴明彻于此置堰,断淮水以灌濠州,缘此筑城,置兵防守,其城南北作隔分为两城。淮南招义县界又有一城临水,南
在今贵州湄潭县北。《清一统志·平越州》:北门渡“在湄潭县北。为龙泉、婺川要道”。
清雍正五年(1727)设,在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额尔右纳市西北额尔古纳河东岸。
亦大良平。在今四川广安县东北大良乡。《元史·李忽兰吉传》:至元三年(1266),“宋兵陷大梁平山寨”。即此。
即今江苏铜山县北垞城。《明史·河渠志三》: “河漕者,即黄河,上自茶城与会通河会,下至清口与淮河会。”
在今浙江长兴县北。《方舆纪要》卷91长兴县:乌瞻山“在县北五十里。《志》云:其地迥绝,五峰突出,若群乌之瞻视于云表,故名”。
三国蜀汉改刚氐道置,属阴平郡。治所在今四川平武县东南三十里古城镇。东晋常璩《华阳国志·汉中志》:阴平郡“刚氐县,涪水所出,有金银矿”。西晋废。
在今新疆伽师县东南黑太沁尔古城。唐时疏勒国曾迁都于此。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伽师县东南黑太沁尔古城。唐时疏勒国曾迁都于此。属安西都护府。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