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九华山

九华山

①即覆舟山。又称小九华山。在今江苏南京市太平门西侧。山顶有三藏塔,塔下葬有唐玄奘的部分顶骨。现已辟为九华山公园。

②在今安徽青阳县西南四十里,西接贵池市,南接石台县。《寰宇记》卷105青阳县:九华山“旧名九子山,李白以有九峰如莲花削成,改为九华山”。李白与高霁、韦权舆等有《改九子山为九华山联句》,由李白首唱:“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后又有《望九华赠青阳韦仲堪》诗:“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从此,九华之名,遂广为流传。唐开元间,新罗僧金乔觉来此,定居化成寺。贞元间圆寂后,被尊为地藏道场。经宋及明,大兴寺院,发展为全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

③在今福建莆田市西北。《方舆纪要》卷96兴化府莆田县:九华山在“府北十里。由县之西南诸山而来,至延寿溪,九峰攒簇如莲花,故名。亦名陈岩,以昔有陈姓者隐此也。亦曰陈仙山”。


(1)在江苏省南京市太平门西侧、玄武湖东南岸。以山麓昔有小九华寺而名。一称小九华山。以山形似覆舟,又称覆舟山。六朝时又称龙舟山、玄武山,为帝王游乐之地。山上诸胜后毁于兵火。现山上有五层方塔三藏塔,1944年建,葬唐僧玄奘的部分顶骨。(2)古称陵阳山、九子山。在安徽省青阳县西南。有九十九峰,以天台、莲华、天柱、十王等九峰最为雄伟。主峰十王峰海拔 1341 米。《太平御览》载,此山奇秀,高出云表,峰峦异状,其数有九,故名九子山。因唐著名诗人李白有“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天河挂绿水,绣出九芙蓉”诗,从此更名九华山。《太平寰宇记》:“九华山在县南二十里。李白以有九峰如莲花削成,改为九华山。”山中多溪流、瀑布、怪石、古洞、苍松、翠竹,名胜古迹遍布其间。唐刘禹锡赞其“奇峰一见惊魂魄”,宋王安石誉为“楚越千万山,雄奇此山兼”,素有“东南第一山”之称。开发始于东晋隆安年间。唐开元间(一说永徽间)新罗国王近宗金乔觉(地藏)来此,辟地藏王道场。历经宋、元、明、清,日益兴旺。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有“佛国仙城”之称。现尚存化城寺、肉身宝殿、慧居寺、百岁宫等古刹78座,佛像6300余尊,皇帝颁赐的圣旨、藏经等文物 2000 余件。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辟有国家森林公园。

九华山景区示意图


猜你喜欢

  • 蒲领城

    在今河北青县境。《寰宇记》 卷65沧州清池县 “故蒲领城” 条引 《水经注》 云: “今县 (按,今沧县东南旧州镇) 西北六十里漳河西岸,又有北蒲领故城,盖汉末黄巾之乱,有蒲领人流寓于此,遂立此城。”

  • 云彪县

    1942年晋冀鲁豫边区改望都县置,属北岳区。治所即今河北望都县。为纪念抗日战争中牺牲的刘云彪团长而命名。1946年复名望都县。旧县名。北岳抗日根据地设。1943年由晓峰县改置。以纪念抗日烈士、骑兵团长

  • 塔剌思城

    即塔剌寺城。在今哈萨克斯坦南部江布尔。元耶律楚材 《西游录》 上: “又西数百里有塔剌思城。” 即此。即“怛罗斯城”。

  • 朔博湖

    亦作索博鄂模。即今内蒙古额济纳旗 (达来呼布镇) 北之苏泊淖尔。清齐召南 《水道提纲》卷5: 山丹水 “又西北有昆都伦水自东北来注之。又北为二巨泽: 西北曰索廓克鄂模,池周九十里;其东北曰索博鄂模,池

  • 明溪站

    元置,在今福建明溪县。明于此置归化县。

  • 氐父山

    又名金鳌岭、浮玉山。在今江苏镇江市西北长江中,清道光时始与南岸连接。《元和志》卷25润州丹徒县:“氏父山,在县西北十里。晋破苻坚,获氐贼,置此山下,因以为名。今土俗亦谓之金山。”唐时以裴头陀于江际获金

  • 印心石

    在今湖南安化县东资江中。《清一统志·长沙府一》“印文石”条:印心石“两岸岩峙如门,此石四面独方,浮出于石门潭内,俨如一印”。道光十六年(1836), 邑人陶澍摹宣宗御书“印心石室”四字于资江南岸之西崖

  • 张关山

    在今四川重庆市渝北区东张关乡境。清嘉庆《四川通志》卷11江北厅:张关山“在厅东北一百八十里。高五里,岭长十里。上有天池、岩峰二洞,高深莫测。元末,土寇张坤氏盘踞其中,故名”。明初立新兴铺。清乾隆二十一

  • 老鹰关

    ①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建,在今贵州镇远县东北。《方舆纪要》卷122镇远府镇远县:“老鹰关在府东北九十里,与思州府都素司接界。”②明嘉靖十年(1531)置,属黔江县。在今四川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东

  • 北温州

    唐武德三年(620)置, 治所在温泉县(今山西交口县东北四十五里温泉乡)。辖境相当今山西交口县及孝义市西部等地。贞观元年(627)废。唐武德三年(620年)置,治温泉县(今山西代县东南温泉村)。贞观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