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溪十八涧
在浙江省杭州市龙井南。九溪起源于杨梅岭的杨家坞,次第汇合青湾、宏法、方家、百丈、唐家、佛石、云栖、渚头、小康等九个山坞的细流成溪,再经徐村注入钱塘江;十八涧在烟霞洞西南,源于龙井山的龙井村,穿绕山麓,次第汇合诗人屿、孙文泷、鸡冠泷等许多细流而成涧,九溪十八涧因而得名。清末学者俞樾游九溪诗曰:“九溪十八涧,山中最胜处。昔久闻其名,今始穷其趣。重重叠叠山,曲曲环环路。东东丁丁泉,高高下下树。”现有溪中溪楼阁和林海亭、九泓亭等建筑。
在浙江省杭州市龙井南。九溪起源于杨梅岭的杨家坞,次第汇合青湾、宏法、方家、百丈、唐家、佛石、云栖、渚头、小康等九个山坞的细流成溪,再经徐村注入钱塘江;十八涧在烟霞洞西南,源于龙井山的龙井村,穿绕山麓,次第汇合诗人屿、孙文泷、鸡冠泷等许多细流而成涧,九溪十八涧因而得名。清末学者俞樾游九溪诗曰:“九溪十八涧,山中最胜处。昔久闻其名,今始穷其趣。重重叠叠山,曲曲环环路。东东丁丁泉,高高下下树。”现有溪中溪楼阁和林海亭、九泓亭等建筑。
北宋置,属鄠县。即今陕西户县东秦渡镇。《清一统志·西安府三》: 秦渡镇 “在鄠县东三十里。商贾辐辏,为邑中最盛”。在陕西省户县东部偏北。面积50平方千米。人口5.1万。镇人民政府驻秦渡,人口7520。
又作邾娄。春秋时鲁地。在今山东济宁市南。《春秋》: 哀公六年 (前489),“城邾瑕”。杜注:“任城亢父县北有瑕娄城。”古邑名。又作邾娄葭。春秋鲁邑。在今山东省济宁市东南。《春秋》哀公六年(前489年
在今湖北郧西县西南。《水经·沔水注》:锡县 “有锡义山,方圆百里,形如城,四面有门,上有石坛,长十余丈,世传列仙所居。今有道士,披发饵术,恒数十人。山高谷深,多生薇蘅草,其草有风不偃,无风独摇”。《新
在今四川南溪县西。清嘉庆 《南溪县志》卷2: 桂溪桥 “在县西五里。 昔年丛桂扶, 桥因以得名。西达府郡,为陆路通衢”。
①春秋楚邑。在今安徽霍山县东北。《左传》: 昭公三十一年 (前511),“楚师迁潜于南冈而还”。②在今湖北省鄂州市东,南湖上。《舆地纪胜》卷81寿昌军: 南冈 “在武昌县南湖上。晋王敦收郭璞,诣南冈斩
①在我国西北部地。《淮南子·墜形训》:“九州之外,乃有八殥,亦方千里。……西北方曰大夏,曰海泽。”《吕氏春秋·适威》:“北至大夏,南至北户。”《史记·秦始皇本纪》 载琅邪刻石云:“六合之内,皇帝之土。
①在今浙江云和县南。《方舆纪要》 卷94云和县: 黄溪 “在县南。自娄狗山下流经县东三里象山之麓,又东南汇于白龙山之浮云溪”。②在今湖南永州市东七十里。唐柳宗元 《游黄溪记》 曰: “环永之治百里,北
一作卑南。为台湾土著番社名。即今台湾台东县。清光绪元年 (1875) 于此置卑南厅。又作卑南。本台湾土著番社名。即今台湾省台东县西北卑南乡。清光绪元年(1875年)于此置卑南厅。
在今安徽泾县西南。清嘉庆 《泾县志》 卷2: 官庄市 “在县南二十五里。旧传岳忠武有庄在其地,庐舍延三四里,今废”。
唐长庆三年 (823) 改平原县置,属思唐州。治所在今广西平南县西北思和镇。北宋开宝五年(972) 废入武郎县。古县名。唐长庆三年(823年)改平原县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平南县西北。属思唐州。北宋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