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岫山
①在今浙江德清县东。《方舆纪要》卷91武康县:云岫山“在县(治今武康镇)东十里。有烟霞坞、林麓之胜,冠于境内”。
②在今广东高州市西北境。《舆地纪胜》卷117高州:云岫山“在信宜县北(西)七十三里。上有光正侯庙”。《方舆纪要》卷104信宜县:云岫山在“县西南三十里。山高险,中有一峰耸拔,人莫能至,云常盖其上”。
③在今广东新兴县南。《方舆纪要》卷101肇庆府恩平县“天露山”条:“相近有云洞山,亦曰云岫山。旧有云岫营,亦接新兴县界。嘉靖三十五年征良塘巢,即此山也。”
①在今浙江德清县东。《方舆纪要》卷91武康县:云岫山“在县(治今武康镇)东十里。有烟霞坞、林麓之胜,冠于境内”。
②在今广东高州市西北境。《舆地纪胜》卷117高州:云岫山“在信宜县北(西)七十三里。上有光正侯庙”。《方舆纪要》卷104信宜县:云岫山在“县西南三十里。山高险,中有一峰耸拔,人莫能至,云常盖其上”。
③在今广东新兴县南。《方舆纪要》卷101肇庆府恩平县“天露山”条:“相近有云洞山,亦曰云岫山。旧有云岫营,亦接新兴县界。嘉靖三十五年征良塘巢,即此山也。”
唐广德元年 (763) 改大寅县置,为蓬州治。治所在今四川仪陇县东南六十里仪陇河西岸。一说今蓬安县北茶亭乡蓬池坝。《寰宇记》 卷139蓬池县: “取蓬池水以为名。” 后废。开成元年 (836) 复置。
即今福建漳浦县东南二十四里旧镇。清康熙《漳浦县志》卷2街市:旧镇市“在七都”。
在今西藏南部, 门隅地区达旺东南一百一十四里处。藏语意为虎乡堡,虎谷堡。原隶属于西藏地方政府管辖,1951年被印度政府非法占领。
即今湖南浏阳市西七十里永安镇。清时梅子园巡司驻此。在福建省中部偏西、沙溪中游。三明市代管。面积 2941 平方千米。人口31.8万。辖6街道办事处和7镇、5乡(含1民族乡)。市人民政府驻燕江。明正统十
在今山西芮城县西黄河东岸匼河村附近。1960年在此发现旧石器早期文化遗址,与原始石器同层有肿骨鹿、扁角鹿、三门马、德氏水牛、师氏剑齿象、披毛犀等化石,时代与陕西蓝田猿人相当,名之为 “匼河文化”。
即生窦。春秋时鲁地。在今山东菏泽市北二十里。《史记·齐太公世家》: “杀子纠于笙渎。” 《集解》: “贾逵曰: 鲁地句渎也。”
在今福建永定县西南峰市乡南。《清一统志·汀州府》:抚民馆“在上杭县西南一百余里,与广东潮州府大埔县接界。其地险远,向为盗薮。明嘉靖中,立抚民馆于三图之中坪,筑城周一百七十二丈,设捕盗通判驻守。万历四年
即今湖北随州市南涢水上源石牛河。《舆地纪胜》卷83随州:石鱼河“在州南洪山界”。《方舆纪要》卷77随州“浪水”条下:石鱼河“在州城南五十里。亦出大洪山”。
即今吉林西北嫩江支流洮儿河。《辽史·圣宗纪》:太平四年(1024)“二月己未朔,猎挞鲁河。诏改鸭子河曰混同江,挞鲁河曰长春河”。古水名。辽太平四年(1024年)改挞鲁河名为长春河。即今内蒙古自治区、吉
①即隋通济渠。唐改名。《宋史·河渠志》:“汴河,自隋大业初,疏通济渠,引黄河通淮。至唐改名广济。”②在今河南三门峡市西陕县老城东。《新唐书·地理志》陕州陕县:“有广济渠,武德元年,陕东道大行台金部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