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交城
即今陕西洛川县东南八十里武郊。《寰宇记》卷35鄜州:“隋大业三年罢州,置鄜城郡。其年自杏城移理于五交城,即今州理。”
即今陕西洛川县东南八十里武郊。《寰宇记》卷35鄜州:“隋大业三年罢州,置鄜城郡。其年自杏城移理于五交城,即今州理。”
①即今皈依底山。在云南弥勒县东南隅,南盘江边。明 《寰宇通志》 卷113: 盘江山“在弥勒州东南百二十里。东西两山相峙,东抵师宗州界,南抵阿迷州界,盘江流其中。东山下有石窍。深阔可丈余,浊水涌出,入盘
即吴国。先秦国名。为周太王子太伯、仲雍所建,初都藩离(一作梅里,在今江苏无锡市东南),后迁都吴(今江苏苏州市)。春秋后期国力强盛,南败越国,并北上与晋国争霸。公元前473年为越国所灭。见“吴”。
在今浙江乐清市北。《方舆纪要》卷94乐清县: 接莆岭在“县北六十里,道出太平县”。
在今湖北宜昌县西。《水经·江水注》:“江水又东径流头滩,其水并峻激奔暴,鱼鳖所不能游。行者常苦之,其歌曰: ‘滩头白勃坚相持,倏忽沦没别无期’。袁山松曰: ‘自蜀至此,五千余里,下水五日,上水百日也’
南齐置,属永平郡。治所当在今广西藤县、昭平、岑溪等县境。后废。
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城区南。先后受汤孙湖诸湖水,北流至鲇鱼套入长江。此即《水经·江水注》 “江水右迤谓之驿渚”者。
又名盘龙汇。或作蟠龙汇。在今上海市青浦县东北,蟠龙之东。《方舆纪要》 卷24松江府华亭县: 盘龙浦 “在崧子浦东,其上流曰盘龙塘。自府东三里北流,绝俞塘及上海、青浦境内之六磊、泗泾、横塘、浦汇诸塘而北
在今江苏淮安市东二里。《方舆纪要》卷22淮安府“拓塘城”条下:西辽城“相传唐太宗征辽时,征兵屯此,因名”。
又称大黑山、紫山、闷摩黎山。在今青海中部偏南。为昆仑山脉南支。西接可可西里山,东接岷山及邛崃山。长江与黄河的分水岭。西北一东南走向。海拔5000—6000米。《清一统志·青海厄鲁特》:枯尔坤山“今黄河
1935年改恩隆县置,属广西省。治所即今广西田东县。以在田州之东,故名。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西部、右江两岸。属百色市。面积 2806 平方千米。人口39.3万。辖9镇、4乡。县人民政府驻平马镇。因在田州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