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垒山
在今山东文登市南五十里。山下即五垒岛海口。《寰宇记》卷20文登县:“五垒山在县南五十里,其山南北成形(行)入海,如垒焉。”《方舆纪要》卷36称:五垒山“南北成行入海,宛如营垒”。
在今山东文登市南五十里。山下即五垒岛海口。《寰宇记》卷20文登县:“五垒山在县南五十里,其山南北成形(行)入海,如垒焉。”《方舆纪要》卷36称:五垒山“南北成行入海,宛如营垒”。
在今台湾省澎湖县北白沙岛之北。清蒋毓英《台湾府志》卷3:吉贝屿“澎民常往张网捕鱼”。
北宋熙宁六年 (1073) 废枝江县置,属松滋县。在今湖北枝江县南六里百里洲上。元祐元年(1086) 复为县。
明崇祯三年 (1630) 改青山长官司置,属敷勇卫。治所即今贵州息烽县西九庄镇。清康熙二十六年 (1687) 废。明崇祯三年(1630年)置,治今贵州省息烽县西北九庄。属敷勇卫。清康熙二十六年(168
即吴国。先秦国名。为周太王子太伯、仲雍所建,初都藩离(一作梅里,在今江苏无锡市东南),后迁都吴(今江苏苏州市)。春秋后期国力强盛,南败越国,并北上与晋国争霸。公元前473年为越国所灭。见“吴”。
北宋大中祥符九年(1016)分安化羁縻州置,属宜州。治所在今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东北明伦镇附近。后废。北宋大中祥符九年(1016年)分安化州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东北中州下里。后废。
唐天宝十 一年 (752) 置,属临翼郡。治所在今四川茂县西北一百六十里太平乡南岷江西岸。《元和志》 卷32峨和县: “以县有峨和山也。县在石臼戍北大江之西。” 后废。古县名。唐天宝十一载(752年)
俗称东谷司。即今四川丹巴县西南东谷乡。清康熙四十年 (1701) 于此置鲁密东谷土百户,属明正宣慰司。后废。
在今江西武宁县北。清同治《南昌府志》卷2武宁县:杨新山“在县北一百里,与湖广兴国州分水界”。
在今湖北宣恩县西南晓关侗族镇附近。《方舆纪要》卷82大田所:小关山在“所东百里。古置关其上,遗垒尚存”。
在今广西西林县东南那佐苗族乡。《清一统志·泗城府》:那佐隘“在西林县西南二百二十里,接富州界。高峰夹峙, 中有小径,设百总驻防”。即今广西壮族自治区西林县东南那佐。清时设上林营把总驻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