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沟镇
一名五沟营。即今河南西平县东北二十八里五沟营镇。旧属郾城县。《清一统志·许州》:五沟镇“在郾城县东南五十里”。
在安徽省濉溪县南部。面积111平方千米。人口5.1万。镇人民政府驻五沟,人口 2500。镇以驻地名。因旧有五条沟渠得名。1949年设五沟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乡。1992年界沟、童亭二乡并入置五沟镇。地处淮北平原。主产小麦、大豆、甘薯、棉花,产池藕、蚕茧。有煤矿和水泥预制件、砖瓦等厂。镇区沿公路两侧呈三角形分布。濉蒙公路经此。
一名五沟营。即今河南西平县东北二十八里五沟营镇。旧属郾城县。《清一统志·许州》:五沟镇“在郾城县东南五十里”。
在安徽省濉溪县南部。面积111平方千米。人口5.1万。镇人民政府驻五沟,人口 2500。镇以驻地名。因旧有五条沟渠得名。1949年设五沟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乡。1992年界沟、童亭二乡并入置五沟镇。地处淮北平原。主产小麦、大豆、甘薯、棉花,产池藕、蚕茧。有煤矿和水泥预制件、砖瓦等厂。镇区沿公路两侧呈三角形分布。濉蒙公路经此。
又名章门、光华门、便门。汉长安城西面南头第一门。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雁秋门村东南二里。《汉书· 五行志》: 成帝元延元年 (前 12)正月,“长安章城门门牡自亡”。注引晋灼曰: “西出南头第一门也。”
十六国后凉置,属凉州。治所在昌松县(今甘肃武威市东南)。寻改为东张掖郡。北魏复为昌松郡。北周废。十六国后凉置,后属南凉。治昌松县(今甘肃武威市东南汉苍松县南十里)。辖境约相当今甘肃省武威市及其附近一带
在今湖北京山县境。《宋书·沈庆之传》:元嘉年间,讨幸诸山犬羊蛮,“庆之令诸军斩山开道攻之,而山高路险,暑雨方盛,乃置东冈、蜀山、宜民、西柴、黄徼、上麦六戍而还”。
西汉置,属颍川郡。治所在今河南郾城县西南五里古城。东晋废。西汉置,治今河南省郾城县南。两汉、魏、晋属颍川郡。东晋废。
在今山东即墨市东南八里。《汉书·何武传》:何武“封氾乡侯,食邑千户。氾乡在琅邪不其”。清光绪《山东通志》卷37谓汎乡城“今俗曰粥熟城”。
西汉置,属平原郡。治所在今山东陵县东北神头镇。东汉省。古县名。西汉置,治今山东省陵县东北神头镇,属平原郡。东汉省。
又称西路中左翼右旗。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设,属蒙古扎萨克图汗部。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库苏古尔省新依德尔北。
三国吴永安六年(263)置,属荆州。治所在溇中县(今湖南慈利县西三官寺乡)。《宋书·州郡志》:天门太守“充县有松梁山,山有石,石开处数十丈,其高以努(弩)仰射不至,其上名‘天门’,因此名郡”。西晋治所
在今哈萨克斯坦东北境斋桑东南。《清一统志 ·塔尔巴哈台》: 萨里山 “在塔尔巴哈台东南,鄂尔和楚克山东一百里,南临沙碛”。清徐松 《西域水道记》 卷5: “俄侬河发自萨里山阴。”
在今陕西咸阳市东北,接泾阳县界。文王曾居之。《诗经·大雅·文王》: “度其鲜原。” 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