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寨堡
明置,在今贵州铜仁市西北六十里。《方舆纪要》卷122铜仁府铜仁县:亚寨堡,“(明)宣德七年,总兵萧绶大征叛苗,于贵州设亚砦等十堡,是也。今为戍守重地”。
在今贵州省铜仁市东北。明宣德七年(1432年)总兵肖绶设亚寨等十堡,即此。
明置,在今贵州铜仁市西北六十里。《方舆纪要》卷122铜仁府铜仁县:亚寨堡,“(明)宣德七年,总兵萧绶大征叛苗,于贵州设亚砦等十堡,是也。今为戍守重地”。
在今贵州省铜仁市东北。明宣德七年(1432年)总兵肖绶设亚寨等十堡,即此。
南齐置,属马门郡。治所当在今广西博白县境。后废。
故址在今印度尼西亚东爪哇玛琅北部。13世纪初为新柯沙里国之都城,至13世纪末为满者伯夷国所并。《元史·外国列传·爪哇》:“(八节涧)上接杜马班王府,下通莆奔大海,乃爪哇咽喉必争之地。”
①即今湖南炎陵县东南四十里水口镇。清光绪《湖南通志》卷1酃县图:县南有水口墟。②即今广东阳山县东南三十里连江滨水口镇。清宣统《广东舆地全图》阳山县图:县东南有水口墟。③即今广东惠阳市(淡水镇)东北,东
唐曰奋戎城。即今四川南溪县。《宋史·地理志》 南溪县: “乾德中,移治旧奋城。”
在今云南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境。《水经·若水注》: “山生牧靡,可以解毒,百卉方盛,鸟多误食,鸟喙口中毒,必急飞往牧靡山,喙牧靡以角毒也。”
西汉置,属信都国。治所在今河北深州市东南三十里下博乡。《元和志》卷17:“以泰山有博县,故此加‘下’字。”东汉属安平国。北魏移治今深州市东,属长乐郡。北周建德六年(577)复还旧治。隋属信都郡。唐属深
唐贞观八年 (634) 改南昆州置,治所在马平县 (今广西柳州市)。《新唐书·地理志》 柳州:“以地当柳星更名。” 天宝元年 (742) 改为龙城郡,乾元元年 (758) 复为柳州。辖境相当今广西柳州
又名书山、大章山。在今江西上犹县西北八十里。《清一统志·南安府》:书山“一名太傅山。以邑人卢光稠尝居山下,后赠太傅,故名”。
在今广东惠东县东南平海镇附近。《清一统志·惠州府》:平海山“在归善县东南二百里,下为平海所”。
即仁进里。今西藏墨竹工卡县东南仁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