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溪
在今江西分宜县。《方舆纪要》卷87袁州府分宜县:介溪在“县(旧治)北十五里。源出北境之介塘。渟汇清澈,冬夏不竭,溉田千余亩。东南流十余里, 出县东五里耽江桥会秀江”。
在今江西分宜县。《方舆纪要》卷87袁州府分宜县:介溪在“县(旧治)北十五里。源出北境之介塘。渟汇清澈,冬夏不竭,溉田千余亩。东南流十余里, 出县东五里耽江桥会秀江”。
即今湖南长沙县东二十四里梨镇。 《清一统志·长沙府二》: 榔梨市 “旧有榔梨税课局,久废”。
即今江西上犹县南上犹江。《明一统志》卷58南安府:县前水“在上犹县治南。源发自县西,会北胜水、横水、礼信水、料水、稍水,流经县前下入南野水”。《方舆纪要》卷88南安府上犹县:县前水“在县城南。源出桂阳
清置,属台拱厅。即今贵州台江县东北革东镇。旧有千总、外委驻守。
在今广东龙川县西北。《方舆纪要》 卷103惠州府龙川县: 猴岭隘 “在县西北。山深地险,与和平、河源县接界。隆庆末,贼鲍时秀据此作乱。万历中,官军讨平之”。
即今广西平南县南六陈镇西南大妙村。清光绪《广西舆地全图》平南县图:南有大妙墟。
又名银冶山。在今北京市密云县东南十五里。民国 《密云县志》 卷1: 银冶岭 “曾产银,山下犹有开采洞址,近产石棉”。
古道路名。在今陕西志丹县东。《寰宇记》卷37保安军:“圣人道在军城东七里,从蕃部末家族来,经军界一百五里,入敷政县界,即赫连勃勃起自夏台入长安时,平山谷开此道,土人呼为
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建,在今新疆乌苏县。光绪十二年(1886)置库尔喀喇乌苏厅于此。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筑,即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苏县。四十八年改名库尔喀喇乌苏。
魏晋时建。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魏晋洛阳故城内。《艺文类聚》 卷63引陆机 《洛阳地记》:“宫中有临高 (商)、修龄、总章、听讼凡九观,皆高十六七丈。以云母著窗里,日曜之,炜炜有光辉。”魏晋时置,在今河南
即莲峰山。在今甘肃渭源县东南。《清一统志·巩昌府》:马鹿山“一名莲峰山,亦名西五台。怪石林立,草木芬芳,为一方之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