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步营
在今广东台山市东。《方舆纪要》卷101广州府新宁县:仓步营在“县(今台山市)东四十里,东北至新会县之赤水口营三十里。相近者又有水流径营。《志》云,旧防新宁上朗、张也、恩平、交径等山贼”。
在今广东台山市东。《方舆纪要》卷101广州府新宁县:仓步营在“县(今台山市)东四十里,东北至新会县之赤水口营三十里。相近者又有水流径营。《志》云,旧防新宁上朗、张也、恩平、交径等山贼”。
又名浴兵池、东湖。在今安徽广德县东南三十里。《舆地纪胜》卷24广德军:东亭湖“在朝阳门外三十里。张王兴迹之所。王先开一池, 曰浴兵池,今呼为东亭湖”。《方舆纪要》卷29广德州:东亭湖“在州东南三十里。
在今河南温县东。《隋书·卢贲传》: 开皇中迁怀州刺史,“决沁水东注,名曰利民渠,又派入温县,名曰温润渠,以溉舄卤,民赖其利”。在今河南省温县东。隋开皇中怀州刺史卢贲决沁水东注,名曰利民渠(亦作利人渠)
在今山西运城市西北张岳村。《清一统志·蒲州府》:张岳镇“在猗氏县东二十里”。
①即陆浑戎。在今河南嵩县、栾川、伊川三县境。《左传》:昭公九年(前533),“晋梁丙、张趯率阴戎伐颍”。杜注:“阴戎,陆浑之戎。”《后汉书·西羌传》:“齐桓公征诸侯戍周,后九年,陆浑戎自瓜州迁于伊川,
东汉兴平二年(195)孙策分豫章郡置,属扬州。治所在石阳县(今江西吉安市东北)。三国吴移治高昌县(今江西泰和县西北三里)。辖境相当今江西永新、峡江、乐安、石城以南地区。西晋太康中复徙治石阳县。辖境大大
春秋楚邑。在今湖北鄂州市东。《左传》:宣公十一年(前598),“(楚)令尹艾猎城沂”。又定公五年(505),楚“大败夫概王于沂”。皆此。《春秋地名考略》谓在今河南正阳县
在今河南灵宝市西北鸠涧西 (底董村南)。《汉书·戾太子传》: 孝宣帝即位,“以湖阌乡邪里聚为戾园”。晋潘岳 《西征赋》: “吊戾园于湖邑,谅遭世之巫蛊。”
楚、汉之际称东海郡为郯郡,治所在郯县(今山东郯城县北)。西汉复为东海郡。东魏武定八年(550) 复为郯郡,属东徐州。隋开皇初废。楚汉之际改东海郡置,治郯县(今山东郯城县北)。西汉复旧。东魏武定八年(5
在今湖北武汉市汉阳翠微街西端。清顺治年间由白光和尚就明葵园旧址创建,取佛家《楞严经》中“归元无二路,方便有多门”偈语得名。为武汉市佛教四大丛林之一。多次重修。现存建筑系清同治三年(1864)、光绪二十
亦作木崝关。在今宁夏海原县北。《资治通鉴》:唐大中三年(849),“吐蕃秦、原、安乐三州及石门等七关来降”。胡三省注曰:“原州界有石门、驿藏、制胜、石峡、木靖、木峡、六盘七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