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穆河
即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下游西侧阿姆贡河的支流伊穆河。《清 一统志·吉林一》“兴衮河”条下:“伊穆河, 在(宁古塔)城东北三千余里,源出扬古岱山。东北流入兴衮河。”
即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下游西侧阿姆贡河的支流伊穆河。《清 一统志·吉林一》“兴衮河”条下:“伊穆河, 在(宁古塔)城东北三千余里,源出扬古岱山。东北流入兴衮河。”
在今北京城西南二十五里。西汉为阴乡县治。《旧唐书·窦建德传》: 唐武德三年 (620),“遣士兴进围幽州,攻之不克,退军于笼火城,为 (罗)艺所袭,士兴大溃”。又 《方舆纪要》 卷11顺天府:“汉置阴
在今河南开封市内东南繁塔前。俗名繁塔寺。五代周显德年间建天清寺,又名白云寺。明洪武十七年 (1384) 改今名。永乐、天顺年间修葺。明末兵毁。清顺治年间重修。
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置,属辽东都司,治所在大凌河堡(今辽宁凌海市),二十八年(1395)废。建文四年(1402)复置,徙治今辽宁北镇满族自治县。后废。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置,治大凌河堡(
亦作克尔素边门。清建,为柳条边门之一。即今吉林梨树县东之东辽河西岸赫尔苏门。《清一统志·吉林二》: 克尔素边门 “在吉林城西北四百里,东距伊屯边门一百八十四里”。村名。在吉林省梨树县东南部、东辽河西岸
在今安徽含山县东关镇西北。《方舆纪要》卷29和州: “遏虎城在州西。《元和志》: 历阳西有遏虎城。晋王导筑以遏石虎。”
隋开皇十六年(596)析临清县置,属贝州。治所在今临清市西。大业初废。唐武德五年(622)复置,属毛州。贞观元年(627)废。
在今广西扶绥县西北。《明史·地理志》罗阳县:“西有驮排江。源出永康县,下流入于丽江。”
在今湖南湘阴县西北。清光绪 《湖南通志》卷29引 《旧志》: “瑟棋望塘在 (湘阴) 县西北七十里。滨洞庭,极为险要。”
即今福建连城县西南新泉乡。明嘉靖间移北团寨巡司于此。即今福建省连城县西南新泉镇。清同治三年(1864年),刘典镇压太平军,遣赵均进军至新泉隘,即此。
在今新疆哈密市西北。《宋史·高昌传》: 太平兴国六年 (891),王延德出使高昌,经纳职城西行,“地无水草,载粮以行,凡三日,至鬼谷口避风驿,用本国法设祭,出诏神御风,风乃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