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阙口
即伊阙。今河南洛阳市南之龙门。《左传》:昭公二十四年(前518),“王次于滑,晋知跞、赵鞅帅师纳王,使女宽守阙塞”。杜注:“阙塞,洛阳西南伊阙口也。”
即伊阙。今河南洛阳市南之龙门。《左传》:昭公二十四年(前518),“王次于滑,晋知跞、赵鞅帅师纳王,使女宽守阙塞”。杜注:“阙塞,洛阳西南伊阙口也。”
在今湖南城步苗族自治县东北二十里。《方舆纪要》 卷81城步县 “罗汉山” 条下: “又县东二十里有楠木山,多楠木。”
清宣统元年(1909)升兴京厅置,属奉天省。治所在新宾堡(今辽宁新宾满族自治县)。辖境相当今辽宁新宾、桓仁二满族自治县及吉林通化、浑江、集安市等地。1914年废府改县。清宣统元年(1909年)升兴京厅
又名峡川。即今浙江衢县东北峡川乡。清嘉庆 《西安县志》 卷9: 城北五十里有峡口村。
①三国吴置,属长沙郡。治所即今湖南株洲市。西晋泰始中移治今株洲县南淦田镇西南。隋废。唐武德四年 (621) 复置,属南云州。贞观元年(627) 废。②南朝宋大明八年 (464) 改建宁郡置,属西阳郡。
即今江西乐安县城。《清一统志·抚州府一》: 乐安故城,“ 《县志》,县初置于古塘,在今县北,后徙于詹墟。本严城市,宋景祐进士詹镐,为崇仁簿,家于此,故名詹墟”。
即唐渠。在今河北鹿泉市东北。《新唐书·地理志》 获鹿县:“东北十里有大唐渠, 自平山至石邑,引太白渠溉田。……天宝二年又自石邑(今石家庄市西南振头)引大唐渠东南流,四十三里入太白渠。”为大白渠之支渠,
在今江苏扬州市广储门外梅花岭扬州博物馆内。史可法(1601—1645)字宪之,号道邻。河南祥符(今开封)人。明末抗清名将,守卫扬州时殉难。养子史德威曾与史可法一道抗击清兵,因未找到史可法的遗体,便把其
即古㶟余水。 亦名榆河。 即今北京市东北温榆河。源自居庸关,南流经昌平县西至沙河镇为其上游北沙河,东南经顺义县至通县北入北运河。《汉书·地理志》 上谷郡军都县: “温余水东至路,南入沽。
即蒲圻县。在今湖北嘉鱼县西南。《晋书·地理志》 讹为 “蒲沂”。
即今河南新蔡县东北三十二里化庄乡。清尹耕云《豫军纪略》卷4:咸丰十一年(1861)六月,“有另股陈太常等分踞化庄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