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羌城
北宋熙宁三年(1070)置,属秦州。即今甘肃甘谷县。《宋史·宁宗纪》:“嘉定十三年冬十月,程信邀夏人共攻秦州,夏人不从,信遂自伏羌城引军还,诸将皆罢兵。”即此。金属秦安县。元至元十三年(1276)升为伏羌县。
北宋熙宁三年(1070年)置,即今甘肃省甘谷县。属秦凤路。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升为伏羌县。
北宋熙宁三年(1070)置,属秦州。即今甘肃甘谷县。《宋史·宁宗纪》:“嘉定十三年冬十月,程信邀夏人共攻秦州,夏人不从,信遂自伏羌城引军还,诸将皆罢兵。”即此。金属秦安县。元至元十三年(1276)升为伏羌县。
北宋熙宁三年(1070年)置,即今甘肃省甘谷县。属秦凤路。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升为伏羌县。
在今四川郫县北隅。古蜀国望帝杜宇都城。传帝殁后魂化为杜鹃鸟,故城称杜鹃城。明曹学佺《蜀中名胜记》卷5郫县:“杨雄《蜀记》云:杜宇一名杜主,代鱼凫王蜀,徙都于郫,即杜鹃城也。后传其位于鳖灵。”宋陈皋记云
①一名提头岭。在今广西阳朔县东五十里。《方舆纪要》卷107阳朔县:东岭“为昭、贺、全、永必经之地”。②在今广西永福县东。《方舆纪要》卷107永福县:东岭“在县东二里。形如屏障,下有泉”。在今广西壮族自
①在今山西黎城县北。源于源庄乡源泉村西南。东流河北涉县境内入清漳河。《方舆纪要》卷42黎城县:玉泉水在“黎城县西北五十里。山下有石窍三,泉喷涌而出。合为一川,入河南涉县界,注清漳”。②在今湖北当阳市西
一名安集延。西辽属地。即今乌孜别克斯坦安集延。《明史·西域传》: 俺的干 “西域小部落。元太祖尽平西城,封子弟为王镇之,其小者则设官置戍,同于内地。元亡,各自割据,不相统属。洪武、永乐间,数遣人招谕,
一作冲山。在今江苏无锡市西南二十五里太湖滨。有巨石突出湖中,名鼋头渚。明洪武《无锡县志》卷2:充山“与独山相对”。
北宋咸平四年(1001)置,属太原府。治所在今山西太原市南。金大定中废。
即今广东惠东县西北梁化镇。清雍正十一年 (1733) 移内外管巡司治此。即今广东省惠东县西北梁化。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移内外管巡检司于此。
①即今福建晋江市西南东石镇。清有把总驻此。②即今台湾省嘉义县西东石乡。清康熙年间,有吴姓及黄姓两家,由福建省晋江县东石渡海来台,为表示不忘故土,遂以东石为当地地名。
即今上海市青浦县东二十六里刘夏村。近年在村北出土有商代早期印纹陶罐、瓿及东周时代各种纹饰的印纹硬陶片、原始青瓷片等。被定为刘夏文化遗址。
即今福建龙海市东南海澄镇。明属海澄县。《方舆纪要》卷99漳州府海澄县:月港“在县城西,南接南溪,东通海潮,其形如月”,故名。元置巡司于此。明景泰初,海外贸易逐渐兴起,“民多货番为盗”。成化、弘治年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