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阳县
北魏置,属清水郡。治所即今甘肃天水市东伯阳乡。《水经·渭水注》:苗谷水“南出刑马山,……东径伯阳城南,谓之伯阳川。盖李耳西入,往径所由,故山原畎谷,往往播其名焉”。隋开皇中改为秦岭县。
古县名。北魏置,治今甘肃省天水市东伯阳镇。属秦州。隋开皇中改名秦岭县。
北魏置,属清水郡。治所即今甘肃天水市东伯阳乡。《水经·渭水注》:苗谷水“南出刑马山,……东径伯阳城南,谓之伯阳川。盖李耳西入,往径所由,故山原畎谷,往往播其名焉”。隋开皇中改为秦岭县。
古县名。北魏置,治今甘肃省天水市东伯阳镇。属秦州。隋开皇中改名秦岭县。
明洪武七年 (1374) 降葭州置,属绥德州。治所即今陕西佳县。十三年又升为葭州。1913年复改葭县。次年属陕西榆林道。1928年直属陕西省。1964年改为佳县。旧县名。本清葭州,1913年改葭县,治
在今甘肃成县东十里。《方舆胜览》 卷70同庆府 “八景楼” 条: 八景有 “鹿玉山”。《方舆纪要》 卷59: 鹿玉山 “蹊洞幽绝,或谓之鹿台山”。
明洪武二十七年 (1394) 置,属潮州卫。在今广东惠来县东南靖海镇。清康熙九年(1670) 以海门营左营守备驻守。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置,治今广东省惠来县东靖海。清康熙九年(1670年)设海
一作均水。即今河南西南部淅水及其所注入的丹江下游。古水名。又称均水。即今河南省西南部淅水及其所入的丹江下游。
即今陕西延川县北秀延水。《山海经·西山经》: 乌山 “辱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河”。《水经·河水注》: “河水又南,右纳辱水……俗谓之秀延水。”见“清涧河”。
即今江西南康县北唐江镇。明嘉靖 《南康县志》 卷9有唐江墟。
①即今广东之龙江、东江。《水经注》以为泿水支津。《水经·泿水注》:“泿水枝津衍注, 自番禺东历增城县……,又经博罗县西界龙川。左思所谓‘目龙川而带坰’者也。”《寰宇记》卷159循州龙川县:龙川江“旧名
①西晋置,属新昌郡。治所在今越南黄连山省安沛县附近。南朝梁、陈间废。②即夷道县。今湖北枝城市。《水经·江水注》:夷道县,“桓温父名彝,改曰西道”。《晋书·桓玄传》:“玄以豫章改封息升,桂阳郡公赐兄子濬
在今辽宁盖州市南。《方舆纪要》 卷37盖州卫: 陡松岭 “在城南百里。又南十里为猫儿岭”。
亦作屈海。即今青海省东部之青海湖。《寰宇记》卷188:乙佛敌“在吐谷浑北。国有屈海,周回千余里”。《方舆纪要》卷64西宁镇:曲海“在卫西北。……或云曲海即西海也”。按:西海即今青海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