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仁山
在今广西荔浦县西南。《舆地纪胜》 卷103静江府: 修仁山 “在修仁县西”。《清一统志·平乐府一》: 修仁山 “在修仁县西二十八里。县因以名”。
在今广西荔浦县西南。《舆地纪胜》 卷103静江府: 修仁山 “在修仁县西”。《清一统志·平乐府一》: 修仁山 “在修仁县西二十八里。县因以名”。
指今陕西省中部平原地区。因春秋、战国时这里为秦国地而得名。《汉书·娄敬传》 有 “秦中新破” 句,唐白居易有 《秦中吟》 诗。皆指此。古地区名。指今陕西省中部平原地区。《汉书·娄敬传》:“秦中新破。”
清置,即今安徽贵池市南清溪镇。古镇名。即今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南清溪。旧设河泊所。明嘉靖中废。
在今湖北谷城县西南。民国 《湖北通志》 卷36谷城县: 罗圈岩砦,“ 《县志》: 在西南九十里。有塘兵戍守”。
在今河北武邑县东二十八里青冢村。《史记·外戚世家》: “窦皇后亲蚤卒,葬观津。” 《索隐》 引挚虞注 《決录》 云: “窦太后父少遭秦乱,隐身渔钓,坠泉而死。景帝立,太后遣使者填父所坠渊,起大坟于观津
在今河南登封市北五里。五代周改嵩阳观为太乙书院。北宋改名太室书院,后改为嵩阳书院。程颢、程颐曾讲学于此。与睢阳书院、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并称四大书院。元改为嵩阳宫。清复为嵩阳书院。在河南省登封市区北、
唐贞观十六年(642)置,属溱州。治所在今四川重庆市万盛区西南。咸亨元年(670)废入荣懿县。
即黄山。在今安徽黄山市。黄山古称三天子都山。黟、歙建县后,通称黟山。东段走向,偏向东北,称北黟山。此段山势峻峭,古属僻远深山区,开发较晚。唐天宝间,太平建县后,始见黄山之名,《元和志》卷28太平县载:
在今贵州贵阳市北。《方舆纪要》 卷121贵阳府: 贵州驿 “在府城北”。
金大定二十二年 (1182) 升泰安军置,属山东西路。治所在奉符县 (今山东泰安市)。辖境相当今山东泰安、新泰、莱芜等市地。元属中书省。明初废奉符县入州,属济南府。清雍正二年(1724) 升为直隶州,
元末明玉珍改湖南镇边宣慰司置,治所在今湖北宣恩县东南。明洪武五年 (1372)改为长官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