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河北抚宁县东北六十里。民国《临渝县志》卷5:汤泉山“在城西北六十里。有泉,冬夏常温,建寺其旁,引泉为二池,浴之愈疾。烟云林壑,境绝幽邃”。
北宋元丰六年(1083)置,属靖州。在今湖南通道侗族自治县西。宋元丰六年(1083年)置,在今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西。属靖州。
唐初置,在今北京市密云县。万岁通天元年 (696) 改为威武军。
一名铁山。在今四川永川市东南。《元和志》卷33永川县:大铁山“在县东南八十里”。
亦作斡儿寒河。即今蒙古国之鄂尔浑河。《明史·李文忠传》:洪武五年(1372),率军由东道北征,经胪朐河,“疾驰土剌河。元太师蛮子哈剌章悉众渡河,列骑以待。文忠引军薄之,敌稍却。至阿鲁浑河,敌来益众。…
西晋改东莱郡置,治所在掖县(今山东莱州市)。辖境相当今山东胶莱河以东、岠嵎山以北和乳山河以东地区。南朝宋复改为郡。西晋改东莱郡置,都掖县(今山东莱州市)。辖境约当今山东省胶莱河、乳山河以东,岠嵎山以北
即揭阳山,又作揭杨。今广东揭东、揭西县北莲花山东支。《元丰九域志》 卷9: 循州兴宁县“有揭阳山”。裴渊 《广州记》 作 “揭杨”,列为五岭之一。(1)古山名。在今广东省揭西县西北。为广东与福建必经之
在今江苏邳州市东南。《大金国志》 卷26: 正大四年 (1227),“是时大军长驱而南……国兵于是并力守黄河,保潼关。自黄河洛阳、三门、析津,东至邳州之源雀镇,东西长二千余里,差四行院守御”。
清置,属义宁县。在今广西临桂县西。《清一统志·桂林府一》: 鹅桥堡 “在义宁县南十二里。有兵汛守”。
①在今浙江松阳县西南。《方舆纪要》卷94松阳县:竹溪“在县南七里。源出竹岭,南流经横山下, 又东南注于松溪”。②在今山东泰安市东南徂徕山下。《清一统志·泰安府一》“徂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