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辅渠
又名辅渠、六渠。西汉元鼎六年(前111)在左内史兒宽主持下,于郑国渠上游南岸开凿六道小渠,以辅助灌溉郑国渠所不能达到的高地。约起自今陕西淳化县西南,至泾阳县西北云阳镇北。唐元和中尚有存留。
又称六渠、辅渠。古代关中地区六条人工灌溉渠道的总称。西汉元鼎六年(前111年)由左内史兒宽主持,在郑国渠上游南岸开凿六条小渠,以辅助灌溉郑国渠所不能达到的高地。约起自今陕西省淳化县西南,至泾阳县西北云阳镇北。唐元和后废。
又名辅渠、六渠。西汉元鼎六年(前111)在左内史兒宽主持下,于郑国渠上游南岸开凿六道小渠,以辅助灌溉郑国渠所不能达到的高地。约起自今陕西淳化县西南,至泾阳县西北云阳镇北。唐元和中尚有存留。
又称六渠、辅渠。古代关中地区六条人工灌溉渠道的总称。西汉元鼎六年(前111年)由左内史兒宽主持,在郑国渠上游南岸开凿六条小渠,以辅助灌溉郑国渠所不能达到的高地。约起自今陕西省淳化县西南,至泾阳县西北云阳镇北。唐元和后废。
元时建,在今四川温江县西。《元史·河渠志》: “南江东至鹿角,又东至金马口,又东过大安桥入于成都,俗称大皂江。”
即魏襄王冢。在今河南卫辉市西二十里。《晋书·束晢传》:“初,太康二年,汲郡人不准盗发魏襄王墓。或言安厘王冢,得竹书数十车。”世号汲冢书。《穆天子传》藉此流传下来。《竹书纪年》同时出土,后又散失。据《清
即今广东博罗县东北麻陂镇,道通河源市。清乾隆 《博罗县志》 卷3: “墟市” 有黄麻陂墟。
北宋置,属文昌县。在今海南省文昌县西北。在焚艛山下,故名。古镇名。在今海南省文昌市西北。北宋属文昌县。
即今广东兴宁市西北一百二十里罗浮镇。其南即十三都司城。清光绪 《广东舆地全图》: 兴宁县西北有罗浮司。
一名甲子岭。在今安徽石台县东六十里。《清一统志·池州府一》: 卸甲岭 “在石埭县 (广阳镇) 西四十里。相传唐刺史查喦御黄巢,卸甲于此”。
即今福建沙县西北富口镇。《清一统志·延平府》 “华岩墟” 条下: “富口墟在县北三十里。”
在今新疆托克逊县西。清乾隆《西域图志》卷14:伊拉里克“在托克三西四十里,东距辟展城四百五十三里。有城周里许”。
即今河北青县西南四十八里崇仙镇。清属河间县,为驻防要地,于此设外委驻守。
1928年置,属黑龙江省。治所在东兴镇(今黑龙江省木兰县西北东兴镇)。1933年伪满改为东兴县。1928年由木兰县析置,治今黑龙江省木兰县东兴镇。1933年升县,隶嫩江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