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化湾
东海之海湾。在今福建莆田县东。以莆田旧为兴化府治,故名。夹漈山之脉,东南伸出海中为半岛,分海水为二小湾。北为兴化湾,有木兰溪注入。其南曰平海湾。
在福建省东海岸中部,莆田市东部、福清市南部。介于牛头尾与石城角之间。湾口朝向东南。西岸莆田市明代为兴化府地,故名。因地壳断陷,海水内侵形成海湾。有木兰溪等河注入。南日群岛屹立湾口,为天然屏障。兴化水道与南日水道分列群岛南北两侧,与台湾海峡相通。湾内开阔,渔产丰富。
东海之海湾。在今福建莆田县东。以莆田旧为兴化府治,故名。夹漈山之脉,东南伸出海中为半岛,分海水为二小湾。北为兴化湾,有木兰溪注入。其南曰平海湾。
在福建省东海岸中部,莆田市东部、福清市南部。介于牛头尾与石城角之间。湾口朝向东南。西岸莆田市明代为兴化府地,故名。因地壳断陷,海水内侵形成海湾。有木兰溪等河注入。南日群岛屹立湾口,为天然屏障。兴化水道与南日水道分列群岛南北两侧,与台湾海峡相通。湾内开阔,渔产丰富。
在今陕西周至县东南楼观镇。《水经·渭水注》:就水“出南山就谷,北径大陵西,世谓之老子陵,……就水又北流注于渭”。《方舆纪要》卷53盩厔县:老子陵“在县东三十里。一名石楼山,又名楼观山。旧有尹先生草楼,
在今广西宁明县东南思陵村东。《明一统志》 卷85思陵州: 峙璧山 “在州治 (今思陵村) 东六里”。
即今台湾省台东县东南海上之兰屿。清黄叔璥《台湾使槎录》:“沙马崎头之南行四更至红头屿,皆生番聚处,不入版图。”连横《台湾通史·经营纪》:光绪三年(1877)五月,“恒春知县周有基查勘红头屿,收入版图”
亦作平度驿。今四川平武县东南一百八十里平驿乡。《方舆纪要》卷73江油县:平渡驿“旧在县北五十里,接龙安府界,亦曰西平驿”。
东汉时西域国名。都城在今新疆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西北。《后汉书·西域传》: “移支国居蒲类地。户千余,口三千余,胜兵千余人。”
①三国吴置,属长沙郡。治所即今湖南株洲市。西晋泰始中移治今株洲县南淦田镇西南。隋废。唐武德四年 (621) 复置,属南云州。贞观元年(627) 废。②南朝宋大明八年 (464) 改建宁郡置,属西阳郡。
即今河北任县东北三十六里邢家湾镇。清同治《畿辅通志》卷51任县图:东北有邢家湾。
明永乐五年 (1407) 改新兴府置,属交趾布政司。治所在峡山县 (今越南东北部海兴省海阳市东北)。辖境相当今越南海兴省东部至广宁省一带,宣德二年 (1427) 以后地入安南。
即今陕西洋县北铁冶河。《水经· 沔水注》: “汉水又东至城南, 与洛谷水合。 水北出洛谷,谷北通长安。其水南流,……南注汉水。”
在今贵州黄平县西。《清一统志·镇远府》:丹章砦“在黄平州西废重安司西南。旧为苗屯聚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