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内黄县

内黄县

西汉置,属魏郡。治所在今河南汤阴县东北故城村。《汉书·地理志》 注引应劭曰:“陈留有外黄, 故加内云。”东魏天平初废。隋开皇六年(586)复置,属相州。移治今内黄县西二十里旧县。大业初属汲郡。唐属相州。五代晋属大名府。北宋元丰以后徙治今内黄县。金改属滑州。明属大名府。清雍正二年(1724)改属彰德府。民国初属河南河北道。1927年直属河南省。


在河南省北部,北邻河北省。属安阳市。面积1163平方千米。人口71.1万。辖6镇、11乡。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商为相邑,河亶甲都此。战国魏黄邑。西汉置内黄县,治今内黄县城西北,属魏郡。时习以黄河南为外,黄河北为内,黄河南已有外黄县(治今杞县县城东北30千米处),此地在黄河北,故名。东汉、三国魏因之。东魏天平初废。隋开皇六年(586年)复置内黄县(治今县西),属相州;大业年间改属汲郡。唐初属黎州,贞观十七年(643年)改属相州,天祐三年(906年)属魏州。北宋移今址,属大名府。清乾隆《彰德府志》:“黄以黄泽名。魏以河南为外,河北为内,故陈留有外黄,此名内黄。”金、元属滑州。明属大名府。清雍正二年(1724年)属彰德府。1913年属豫北道,1914年属河北道,1927年直属河南省。1949年属平原省濮阳专区。1952年属河南省濮阳专区,1954年属安阳专区,1969年属安阳地区。1983年改属濮阳市,1985年属安阳市。地处黄卫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卫河及其支流洹河、硝河、杏园河流经境内。属南温带半干旱气候。农产以小麦、玉米、豆类、棉花为主。工业有机械、纺织、化工、皮革、酿酒、电器、食品加工等。汤濮铁路和安濮、鹤台公路经此。名胜古迹有商都亳城遗址、刘次范遗址、颛顼陵、帝喾陵和唐代双塔、清代荒年志碑等。


猜你喜欢

  • 聂荣宗

    一作阿扎白索宗。即今西藏聂荣县。1942年设聂荣宗。“聂荣”,藏语意为悦耳谷。1960年改设聂荣县,驻色贡。1941年置阿札白索宗,后改聂荣宗。治今西藏自治区聂荣县。1960年撤销,改设聂荣县。

  • 公孙述城

    在今四川邛崃市东南。《方舆纪要》卷67新津县:公孙述城在“县西三十里。相传公孙述所筑”。

  • 鄚县

    西汉置,属涿郡。治所在今河北任丘市北鄚州镇东北三里。东汉属河间国。三国魏黄初元年 (220) 封张郃为鄚侯,即此。北魏孝昌三年(527) 移治今任丘市东北二十里南陵城,属河间郡。北周宣政元年 (578

  • 淘金山

    在今福建沙县西。《方舆纪要》 卷97沙县: 淘金山 “在县西六里。上多奇石,顶平旷,可容千人。相传邑未城时,尝屯军于此。一名屯军山”。

  • 盐井州

    唐开元后置羁縻州,属雅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宝兴县境。以产井盐而名。后废。

  • 廉州府

    明洪武元年 (1368) 改廉州路置,后属广东布政使司。治所在合浦县 (今广西合浦县)。七年(1374) 降为廉州,十四年 (1381) 复置。辖境相当今广西合浦、浦北、灵山诸县及防城港、钦州、北海三

  • 来安军

    南宋置,属邕州右江道。治所在今广西田阳县。元至元十三年(1276)升为来安路。南宋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田阳县。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升为来安路。

  • 罗阴城

    亦作洛阴城。在今山西阳曲县东十二里洛阴村。《水经·汾水注》: “ (洛阴水) 径洛阴城北。”《魏书·地形志》: 永安郡阳曲县有罗阴城。唐武德七年 (624) 于此置罗阴县,贞观元年 (627) 废,仍

  • 万年桥

    ①在今江苏苏州市胥门外。《清一统志·苏州府二》:万年桥,“本朝乾隆五年,抚臣徐士林、知府汪德馨建。延石为堍,架木远接,横跨胥江,中豁三拱,以通巨舰,商贾便焉”。②在今江西南城县东北郊、横跨盱江。《清一

  • 和林

    哈剌和林的简称。突厥语 “黑砾石” 之意。为蒙古国国都。在今蒙古国鄂尔浑河上游东岸哈尔和林。《元史·地理志》 载: “和宁路始名和林,以西有哈剌和林河因以为名城。” 蒙古太祖成吉思汗十五年 (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