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岩
①又名濮岩。在今四川合川市北。《舆地纪胜》卷159合州:濮岩“在州北五里。或云即北岩”。明万历《合州志》卷1:濮岩“在州治西北三里。因濮国,故名。又曰北岩”。
②在今四川资中县北,为资中四岩之一。《舆地纪胜》卷157资州:北岩“去郡城半里,等慈寺之东。横岩侧覆,不可游息, 其巅古像半湮苔藓,乳泉滴沥,四时不绝。《北岩记》云:东蜀领郡之十六,而江山瑰奇,资中为之甲。资中胜游十数,而附郭便近,北岩为之最”。
①又名濮岩。在今四川合川市北。《舆地纪胜》卷159合州:濮岩“在州北五里。或云即北岩”。明万历《合州志》卷1:濮岩“在州治西北三里。因濮国,故名。又曰北岩”。
②在今四川资中县北,为资中四岩之一。《舆地纪胜》卷157资州:北岩“去郡城半里,等慈寺之东。横岩侧覆,不可游息, 其巅古像半湮苔藓,乳泉滴沥,四时不绝。《北岩记》云:东蜀领郡之十六,而江山瑰奇,资中为之甲。资中胜游十数,而附郭便近,北岩为之最”。
清乾隆五十七年 (1792) 置,属西宁府。治所即今青海贵德县。1913年改为贵德县。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置,治今青海省贵德县。属西宁府。1913年降为县。
即今河北丰润县西南三十里三女河乡。清光绪《丰润县志》卷9:三女河,“相传元末有姊妹三人,避兵乱,有兵追至,恐为所污,相携投河而死,因得名”。即此。
①南朝梁置,属桂州。治所在建陵县 (今广西荔浦县西南修仁镇西老县)。隋开皇初废。②南朝梁置,属石州。治所在安基县 (今广西岑溪县西北)。辖境相当今广西岑溪县西北地。隋开皇九年 (589) 平陈后废。③
北宋置,属府州。在今陕西府谷县西。《宋史·地理志》 府州:宁边砦“地名端正平,元符二年建筑,赐今名”。元废。
即今湖南衡东县东南三里吴集镇。旧属衡山县。清《乾隆内府舆图》:衡山县东南有吴集市。
即今福建邵武市东富屯溪。《元和志》卷29建州邵武县:“邵武溪水,源出飞猿岭,东南流经县西。”《清一统志·邵武府》:邵武溪“源出光泽县,东南流经邵武县城北,会诸溪水,其流益大,俗名大溪。溪上多苍崖紫石,
①在今河南洛阳市老城西北八里邙山翠云峰上。唐高宗乾封元年(666)追尊老子李耳为玄元皇帝,玄宗开元二十九年(741)诏令两京诸州置庙祭祀,故唐代称上清宫为玄元皇帝庙,又因避玄宗讳改称元元皇帝庙,或称太
西晋置,属范阳国。治所在今河北涿州市东五十里长安城。北魏改名苌乡县。《水经·圣水注》:“《地理风俗记》曰:涿县东五十里有阳乡亭,后分为县,王莽时更名章武,即长乡县也。”古县名。长,一作苌(《魏书·地形
亦作元武山。又名三隅山、三堆山。在今四川中江县东。《元和志》卷33玄武县:玄武山“在县东二里。山出龙骨”。《寰宇记》卷82玄武县:玄武山,“《九州要记》云:玄武山,一名赤雀山,一名宜君山。山有鹿尾入贡
金北边部族。即蒙元史料所载之散只兀(又作珊竹、撒勒只兀惕)部,是蒙古分部之一,与乞颜部为同族疏属。居地在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呼伦湖之东,辉河、伊敏河流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