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岸村
即今安徽歙县东北扬溪河西岸北岸镇。清乾隆《歙县志》卷1《都鄙》有北岸村。
即今安徽歙县东北扬溪河西岸北岸镇。清乾隆《歙县志》卷1《都鄙》有北岸村。
明洪武九年 (1376) 改福建行中书省置,治福州 (今福建福州市)。辖境相当今福建省。清称福建省。
①在今陕西勉县西北。《宋书·氐胡传》:南朝宋元嘉十九年(442)三月,“前镇东司马苻达、征西从事中郎任朏等举义,立保宗弟文德为主。拓跋齐闻兵起遁走,达追击斩齐,因据白崖,分平诸戍”。②在今贵州岑巩县西
即今河北蠡县东北二十里辛兴镇。清同治《畿辅通志》卷47蠡县图:东北有辛兴村。(1)在河北省蠡县中部。面积64.7平方千米。人口4.7万。镇人民政府驻辛兴,人口 7000。初名新兴,后讹为今名。1957
在今陕西铜川市西北。《寰宇记》卷31同官县:“女华夫人祠在同官县北三十里女华山上。其山高峰秀出,每有大风雷,多从华岳至此。故老传云:华岳女君在此山上,因立祠。”
即今江苏泗阳县西北穿城乡。《清一统志·淮安府二》: 穿城 “在桃源县北五十里”。
唐至德元年(756)改鹿城县置,属深州。治所在今河北辛集市东北旧城镇。《资治通鉴》:唐至德元年(756)胡三省注:“明皇以安禄山反,改常山之鹿泉曰获鹿,饶阳之鹿城曰束鹿,以厌之。”元属祁州。明天启二年
清康熙十一年(1672)改平越卫置,为平越府治。治所即今贵州福泉县。嘉庆三年(1798)省入平越州。1913年复改平越州为县,属贵州黔中道。1920年直属贵州省。1953年改名福泉县。古旧县名。清康熙
即今广东新会市西司前镇。明、清置巡司于此。
明永乐三年(1405)置,属奴儿干都司。在今吉林汪清县嘎呀河以东地区。后废。明永乐三年(1405年)置。治今吉林省嘎呀河以东地区。属奴儿干都司。永乐后期,西迁至鸭绿江北,以后渐成建州一部。
明永乐元年(1403)改必里千户所置,属朵甘都司。治所在今青海贵德县。一说在今兴海县西南。后废。明永乐元年(1403年)改必里千户所置,治今青海省贵德县西南。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