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津港
即今广东阳东县南北津港。《方舆纪要》卷101阳江县“漠阳江”条内:北津港,“《志》云:港在北津山之阳, 阳春、阳江, 众水皆此达海。每潮起汹涌而入,遇风则其声砰击如雷,舟楫往来,重防阴碛。益东南大海港口, 皆乱石,舟可行者,仅仅丈余,必候大潮始进, 故海寇不敢睥睨也”。
即今广东阳东县南北津港。《方舆纪要》卷101阳江县“漠阳江”条内:北津港,“《志》云:港在北津山之阳, 阳春、阳江, 众水皆此达海。每潮起汹涌而入,遇风则其声砰击如雷,舟楫往来,重防阴碛。益东南大海港口, 皆乱石,舟可行者,仅仅丈余,必候大潮始进, 故海寇不敢睥睨也”。
民国置,即今山东平邑县北二十二里仲村镇。原属费县。清光绪《费县志》村社图:县西北有仲村社。在山东省平邑县西北部。面积114平方千米。人口8.1万。镇人民政府驻仲村,人口1.4万。传为仲子(仲田)故里,
即今安徽淮南市东十里洛河镇。明、清置巡司于此。(1)在安徽省淮南市大通区东北部。面积36平方千米。人口3.6万。镇人民政府驻洛河,人口3850。因当古洛涧入淮口,古称洛涧口,后改称洛河。明、清置巡检司
即今四川德格县东南麦宿乡。民国《德格县图志》乡镇:县南区有麦学。
清雍正三年(1725)改右玉卫置,为朔平府治。治所在今山西右玉县西北四十四里右玉城镇。民国初属山西雁门道,1928年直属山西省。1949年改属察哈尔省。1952年复属山西省。1973年移治梁家油坊镇(
即今浙江东部曹娥江的别称。《资治通鉴》:唐咸通元年(860),“(郑)祗德始令屯郭门及东小江”。胡三省注:“东小江出剡溪,至曹娥百官渡而东入海。”古水名。即今浙江省东部曹娥江。唐咸通元年(860年),
在今四川宣汉县西北方斗山。《元史·杨文安传》:至元元年(1264),“复筑方斗城,为蟠龙声援,令裨将高先守之”。
即絺。周邑。在今河南沁阳市西南。《说文》:“郗,周邑也。在河内。”古邑名。又作邑。在今河南省沁阳市西南。周襄王时赐其邑于晋。
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置,属四川提督。在今四川金川县北庆宁乡(旧名茹寨)。
1931年置,属温岭县。即今浙江温岭市北三十二里泽国镇。清嘉庆 《太平县志 · 叙水》: “以水所钟,支流四注,号为泽国。” 镇因以名。在浙江省温岭市北部,北邻路桥区。面积35.7平方千米。人口6.8
即今陕西大荔县东南伯士乡。《清一统志·同州府二》 “赵渡镇”条:朝邑县西有“伯士”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