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雍州
北魏永安元年(528)分雍州置,治所在永安城(亦名鸿宾栅,今陕西三原县西北六十里嵯峨山北)。辖境相当今陕西铜川、宜君、耀县、淳化、三原、富平等市县地。永熙元年(532)迁治北地郡泥阳县(今陕西富平县西北)。西魏废帝三年(554)改为宜州。
北魏孝昌三年(527年)置,治三原县(今陕西淳化县东嵯峨山北)。永熙元年(532年)移治华原县(今陕西铜川市耀州区)。辖境相当今陕西省富平、宜君、铜川、泾阳等地。西魏废帝三年(554年)改为宜州。
北魏永安元年(528)分雍州置,治所在永安城(亦名鸿宾栅,今陕西三原县西北六十里嵯峨山北)。辖境相当今陕西铜川、宜君、耀县、淳化、三原、富平等市县地。永熙元年(532)迁治北地郡泥阳县(今陕西富平县西北)。西魏废帝三年(554)改为宜州。
北魏孝昌三年(527年)置,治三原县(今陕西淳化县东嵯峨山北)。永熙元年(532年)移治华原县(今陕西铜川市耀州区)。辖境相当今陕西省富平、宜君、铜川、泾阳等地。西魏废帝三年(554年)改为宜州。
①唐置,属信州羁縻州。寄治范阳境,在今河北涿州市境。②辽置,为黄龙府治。治所即今吉林农安县。金改名利涉县。③1947年改黄龙设治局置,属陕西省。治所在石堡(今陕西黄龙县)。(1)古县名。辽置,治今吉林
①唐长安大明宫主要宫殿之一,龙朔二年(662) 建。与含元殿、宣政殿合称东内三大殿。遗址在今陕西西安城北龙首原上。《唐两京城坊考》 卷1:“宣政殿后为紫宸殿,殿门曰紫宸门,天子便殿也。”皇帝日常议事多
即今河北景县南二十里北留智乡。明嘉靖《河间府志》卷8景州有留智屯。清同治《畿辅通志》卷49景州图:南有北留智。在河北省景县东南部。面积68平方千米。人口3万。镇人民政府驻碱厂王,人口980。明初王姓自
①即今江西南丰县西南罗坊。清乾隆四十三年 (1778) 置巡司于此。②即今江西奉新县西罗市镇。明、清置巡司于此。③即今江西新余市东北罗坊镇。明嘉靖 《临江府志》 卷3: 新喻县有罗坊镇。在江西省新余市
①在今河北迁安县东北。《资治通鉴》: 东晋隆安二年 (398),后燕慕容宝 “以兰汗祀燕宗庙,所为似顺,意欲还龙城,不肯留冀州,乃北行,至建安”,即此。②即今辽宁盖州市东北十五里之青石岭古城。《新唐书
即料角咀。在今江苏启东县北吕四镇东。《舆地纪胜》 卷41通州: 料角,“海门有料角,昔号形势控扼”。南宋绍兴中设水师防守。《明史·地理志》:海门县 “东南有料角咀”。嘉靖中,击败倭寇于此。
1942年析海原、固原、隆德三县置,属甘肃省。治所在穆家营(今宁夏西吉县)。以当地回族中最大教派哲赫忍耶活动中心“西吉滩”为名。1958年改属宁夏回族自治区。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西邻甘肃省,葫芦河斜
在今浙江松阳县西南。《清一统志·处州府》:古洞山“在松阳县西南二百里。高千仞, 自西南五岭亘入括松界中,有牧龙渊,道书称为成德隐元之天”。
即水。 古汝水支流。 故道在今河南舞钢市和西平县境。即“水”。
在今广东龙川县北。《方舆纪要》 卷103惠州龙川县: 塔下堡 “在县西北,水道出江西安定、安远二县界。又有浊溪、高涧诸处,旧皆为哨守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