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峰岭
即华封岭。在今福建华安县东南。《方舆纪要》卷99漳州府:华峰岭在“府北五十里。一名龙头岭。高千余丈,累磴凿石,以梯行人,北溪之流经其下,滩濑粗恶,怪石巉岩,有三硿二花之名,船楫不通,上下皆当逾岭,溪傍有石状如龙头,因名”。
即华封岭。在今福建华安县东南。《方舆纪要》卷99漳州府:华峰岭在“府北五十里。一名龙头岭。高千余丈,累磴凿石,以梯行人,北溪之流经其下,滩濑粗恶,怪石巉岩,有三硿二花之名,船楫不通,上下皆当逾岭,溪傍有石状如龙头,因名”。
①1913年改路南州置,后属云南滇中道。治所即今云南路南彝族自治县。1916年直属云南省。1956年改设路南彝族自治县。②1945年9月晋冀鲁豫边区由平东、平西二县合并设置,属太行区。治广阳 (今山西
在今江苏六合县东南二十里。《述异记》卷下:“瓜步在吴中,吴人卖瓜于江畔,因以名焉。”南北朝时为军事要地。《宋书·索虏传》:元嘉二十七年(450),北魏大举南侵,“焘至瓜步,坏民屋宇,及伐萧苇,于滁口造
北宋庆历二年(1042)改北平县置,属定州。治所即今河北顺平县。金改为永平县。北宋庆历二年(1042年)于北平寨置,治今河北省顺平县北,四年移治北平县(今顺平县)。金贞祐二年(1214年)升为完州。
古国名。在今印度半岛西岸之果阿。元汪大渊《岛夷志略》:东淡邈“皋揵相去有间,近希苓数日程。山瘠民閒, 田沃稻登,百姓充给”。即《宋会要辑稿·蕃夷七》 所载宋庆历八年(1048)遣使来贡之兴涂渤国。
明置。在今河北卢龙县北。《方舆纪要》卷17卢龙县:安山堡在“府北三十里。其相近者曰松岩堡”。
在今河南商水县西。《资治通鉴》:唐贞元十六年(800),韩全义“与吴少诚将吴秀、吴少阳等战于溵南广利原”。即此。在今河南省商水县西。《资治通鉴》:唐贞元十六年(800年),韩全义“与吴少诚将吴秀、吴少
即西倾山。亦作鲁察布拉山。在今青海东部、甘肃西南部。《清一统志·青海厄鲁特》:西倾山 “番名罗插普喇山,近黄河自东折西北之东岸,绵亘千余里”。
元置,属保宁路。治所在今四川平昌县东荔枝乡小宁村(杨柳村)山顶。《元史·地理志》 保宁路:“初领新得、小宁二州。”至元二十年(1283)后废入阆中县。
五代方镇名。后晋开运二年 (945) 置。治所在曹州 (今山东曹县西北)。后汉废。后周广顺二年 (952) 复置。北宋初废。五代晋开运二年(945年)置,治曹州(今山东曹县西北)。周广顺二年(952年
明置,属长宁县。在今四川长宁县东南梅硐镇。《方舆纪要》 卷70长宁县: 梅洞堡 “在县东五十里。宋政和五年置梅洞砦。……明因旧址设堡于此,并置梅洞巡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