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华阳镇

华阳镇

①明置,属望江县。即今安徽望江县东南十五里华阳镇。清设巡司于此。《方舆纪要》卷26望江县:华阳镇,“《志》云:镇滨江,与宿松界沙湾角、毛湖洲一带,形援相接,向为奸盗渊薮,有官军巡戍”。

②即今陕西洋县北一百四十里华阳镇。唐于此置华阳县。


(1)在江苏省句容市中西部、句容河两岸。市人民政府驻地。面积130平方千米。人口13.7万。镇人民政府驻华阳,人口6万。西汉置句容县,为县治。1929年以东西大街为界,南为华阳镇、北为崇明镇,1946年合并为华阳镇。1949年为城区。1956年改城镇。1989年复名华阳镇。1995年起为句容市治。2001年石狮镇并入。产稻、小麦、茶叶、棉花、蚕茧、大豆等。有机械、纺织、电子、化工、服装、建材等厂。104国道、丹句等公路经此。古迹有南朝梁康简王萧绩墓前石刻。(2)在安徽省望江县南部。面积63平方千米。人口5万。镇人民政府驻华阳,人口 4730。因处华阳河北岸得名。1949年属应沙乡,1952年置华阳镇,1958年为公社,1984年复置镇。1986年华阳乡并入,1992年白沙乡并入。主产棉花、稻。为望江县重要产棉基地。有纺织、化工、建材、农产品加工等厂。集市贸易繁荣。太华公路终点。有长江航管局华阳港务站,为全县水陆交通枢纽。(3)在安徽省绩溪县南部。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87平方千米。人口4.3万。镇人民政府驻华阳,人口3.6万。华阳镇名称始于汉代。《太平寰宇记》称之为“歙之华阳古镇”。建国初置醒华镇,1959年改华阳公社,1965年置镇。1992年高迁乡并入。产稻、油菜籽、茶叶、竹笋。有缫丝、织绸、链条、化工、玩具等厂。皖赣铁路经此设站。慈张、绩胡公路交会于此。有霞间宋古窑址、三雕博物馆、胡雪岩纪念馆。(4)在广东省五华县西南部、琴江上源。面积153平方千米。人口4.4万。镇人民政府驻华阳圩,人口 2540。古称下阳,后改名华阳。1949年设阳坪乡。1950年属安流区,后属龙村区。1952年析置华阳区,1957年设乡。1958年设公社,1983年设区,1987年建镇。属山地丘陵区。主产稻,并产甘薯、花生、大豆。为松、杉等用材林产区。有锡和水晶石等矿,并有采矿、木制家具、农具等厂。惠水公路经此。(5)在四川省双流县北部。面积80平方千米。人口8.7万。镇人民政府驻华阳,人口2.5万。因地处华山之阳,故名。历为广都县治,1951—1965年为原华阳县人民政府驻地。1949年为中兴乡,1953年为中兴镇,属华阳县,1965年随华阳县并入双流县,1981年改今名,1985年华阳、协和、鹤林三乡并入。盛产花生、胡豆。有机械、化肥、纺织、皮革等厂。省石油管理局输气管理处、石油二大队地调处驻此。华龙、华东和成三公路经此。名胜古迹有西汉广都故城遗址、东寺、西寺和清建二江寺石拱桥等。(6)在陕西省洋县北部。面积561平方千米。人口 8170。镇人民政府驻华阳街,人口 1510。以镇北华阳山得名。唐开元十八年(730年)至天宝三载(744年)为华阳县治。清康熙间称今名。1949年设华阳乡,1961年改公社,1984年设镇。主产稻、玉米、小麦、油菜籽,盛产黄连、天麻、木耳、核桃、苹果和生漆。林木资源丰富,为全县最大的用材林基地。有综合加工缝纫等厂。为县北部农贸集市。公路通洋州镇。古迹有清华阳塔遗址。1935年红二十五军司令部曾驻此,建立华阳乡苏维埃政权,建有革命烈士纪念碑。


猜你喜欢

  • 周安郡

    北周天和元年 (566) 改马蹬郡置,属开州。治所在西流县 (今四川宣汉县东南坝镇)。辖境相当今四川宣汉县东南地。隋开皇三年 (583)废。

  • 依田站

    元置,在今湖南衡山县西南。明废。元置,在今湖南省衡山县西南。属天临路。明废。

  • 感化军

    ①唐方镇名。咸通十一年 (870) 置,治所在徐州 (今江苏徐州市)。天复二年 (902)废。②五代方镇名。后梁置。治所在华州 (今陕西华县)。后唐改为镇国军。唐方镇名。咸通十一年(870年)置,治彭

  • 者卜河

    在今贵州盘县特区东南一百八十里。《明一统志》 卷88普安州: 者卜河 “源出杨那山,下流为磨溪,下流入盘江。其地四时常暖,土人冬月迁居其旁”。

  • 黄姜峒

    即今广东云浮市。《明史·地理志》 东安县: “万历五年十一月以泷水县东山黄姜峒置。” 1914年改名云浮县。1992年改设云浮市。

  • 公具河

    在今贵州安顺市南。《方舆纪要》卷121安顺府:公具河在“(十二营长官)司东北四十里。旁有公具砦,因名。灌溉田亩,军民利之”。

  • 万安山

    ①在今山西沁县南。《清一统志·沁州》:万安山“在州南四十里。其地有文中子洞”。相传为隋王通读书处。②即今江苏苏州市西北阳山。《清一统志·苏州府一》:阳山“在长洲县西北。一名秦余杭山。一名万安山”。③在

  • 资中郡

    北周置,属资州。治所在磐石县 (今四川资中县北三里)。辖境相当今四川资中、内江等市县地。隋开皇初废。北周武成二年(560年)置,治资阳县(今四川资阳市)。辖境相当今四川省资阳市。保定五年(565年)移

  • 大谷

    一作太谷。在今河南偃师市西南。张衡《东京赋》:“太谷通其前。”东汉灵帝中平元年(184)置关于此。《三国志·魏书·陈思王植传》 注引《魏氏春秋》载曹植诗:“大谷何寥廓,山树郁苍苍。”晋潘岳《闲居赋》:

  • 白驹山

    在今江苏丰县西南二十里。《方舆纪要》卷29徐州丰县:白驹山“地形高阜,相传汉高大会父老于此,歌白驹以留宾,因名”。《清一统志·徐州府一》:白驹山“明成化间,犹高三丈余,嘉靖末,屡经黄水沙壅,其迹渐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