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始平县
即始平县。三国吴置,在今浙江天台县。《元和志》 卷26、《寰宇记》 卷98俱作南始平县。
即始平县。三国吴置,在今浙江天台县。《元和志》 卷26、《寰宇记》 卷98俱作南始平县。
本魏首垣邑,在今河南长垣县东北。《战国策·韩策三》:韩侈谓秦王曰:“……进齐、宋之兵至首垣,远薄梁郭”,即此。秦置长垣县。即“首垣”。
在今福建闽清县西南昙口。明王应山 《闽都记》 卷29福清县: 昙口桥 “在县西宣政里瞿昙溪口。永乐九年知县朱毅重建,构亭其上。正统间毁于寇。成化五年知县左辅重建”。
①西汉置,属魏郡。治所即今河北馆陶县(南馆陶镇)。《元和志》 卷16馆陶县: “陶丘在县西北七里。……赵时置馆于其侧,因为县名。” 三国魏为阳平郡治。北周为屯州治。隋属武阳郡。唐属魏州。宋属大名府。金
①隋开皇六年 (586) 置,属恒州。治所在今河北行唐县西北四十里上滋洋乡。因在滋水之北而得名。大业初属常山郡。唐武德五年 (622) 废。②明成化七年 (1471) 改嵫阳县置,为兖州府治。治所即今
即今湖南洞口县东南三十一里高沙镇。明杨山松有 《雨阻高沙市》 诗。清属武冈州,有州同驻此。
即今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明史·地理志》 罗城县: “洪武二年十月以罗城乡置,属融州。”
在今新疆库车县城西南五十里库木吐喇村北、渭干河出山口处的东岸。维吾尔语意为“沙漠中的烽火台”。或以附近有一烽火台遗址,故名。为古龟兹国及高昌回鹘王国时期的重要佛教遗迹。最早的洞窟可能开凿于东汉。现存一
明永乐四年(1406)置, 属奴儿干都司。在今黑龙江省依安县东南双阳河流域。后废。明永乐四年(1406年)置,治所确址不详。辖区约今黑龙江省嫩江以东呼裕尔河南支双阳河流域。后废。
即今浙江景宁畲族自治县治鹤溪镇。《方舆纪要》 卷94处州景宁县: “本青田之柔远乡,明初置沐溪巡司于此。景泰三年改置今县。”即今浙江省云和县东南鹤溪镇。明初于此置沐溪巡检司。景泰三年(1452年)置景
即甪里。今江苏吴县西南西洞庭山甪里。南宋范成大《吴郡志》卷8作“甪头”。(甪lù) 又称甪里、禄里。即今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西南洞庭西山甪里。明、清置巡检司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