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府
元至正二十五年 (1365) 朱元璋以南安路置,治所在大庾县 (今江西大余县)。辖境相当今江西章水、上犹水流域。1912年废。因地当五岭东端,控大庾岭路,历代为南北交通冲要。
元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朱元璋改南安路为府。属江西行省。治所、辖境同南安路。1912年废。
元至正二十五年 (1365) 朱元璋以南安路置,治所在大庾县 (今江西大余县)。辖境相当今江西章水、上犹水流域。1912年废。因地当五岭东端,控大庾岭路,历代为南北交通冲要。
元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朱元璋改南安路为府。属江西行省。治所、辖境同南安路。1912年废。
即万金渠。在今河南安阳县及河北临漳县境。《魏书·地形志》 司州邺县:“天平中,决漳水为万金渠。今世号天平渠。”
在今湖南黔阳县东。《舆地纪胜》 卷71沅州: 菱托铺 “在黔阳郡”。《方舆纪要》 卷81黔阳县:“菱托铺在县 (治今黔城镇) 东百六十里。《志》 云,自安江至菱托铺,皆溪洞瑶贼出没要道。宋置寨铺,以为
在今云南玉溪市西。《清一统志·澂江府》:中古城“在新兴州西二里。《州志》:元时梁王筑以备兵,遗址犹存”。
在今湖南辰溪县东二十里。《方舆纪要》 卷81辰溪县: 桑溪,“ 《志》 云: 自辰溪分流,合于沅江”。
唐置,在今山西大宁县西四十五里黄河东岸马头关村。明、清置巡司于此。在今山西省大宁县西、黄河东岸。《新唐书·地理志》隰州大宁县西有马斗关,即此。明洪武初设为官渡。后置有巡检司。
即今山西沁县西南道兴村。《清一统志·沁州》: 道兴寨 “在州西少南二十里”。
①在今江苏连云港市西南。《方舆纪要》卷22海州:北关在“州(治今海州镇)北五里。或云,南宋时筑此,据险戍守,以保障州城。绍兴末,魏胜败金人于北关,是也”。②在今台湾省宜兰县东北。《清一统志·台湾府》:
元置,属思州安抚司。治所在今贵州镇远县东北八十里。明洪武二年 (1369) 改为镇远溪洞金容金达长官司。亦称金容金达司。元置,治今贵州省镇远县东北。属思州宣慰司。明初改为镇远金容金达长官司。
一名石新妇山。在今安徽祁门县东北三十里,北接黟县武亭山。《寰宇记》卷104祁门县:三新妇山“在县城东北。上有三石峰,状如人形。春雨初晴,朝阳晖映,霞翠媛媚,其状若彩服靓妆之饰,因名为三新妇山”。
明天启初以避光宗 (朱常洛) 讳,改洛南县为雒南县,属商州。治所即今陕西洛南县。民国初属陕西关中道。1928年直属陕西省。1964年复改洛南县。古旧县名。本洛南县,明天启元年(1621年)改“洛”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