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汾州
东魏天平元年 (534) 置,治所在定阳县(今山西吉县)。辖境相当今山西吉县、蒲县、乡宁等县地。北周改汾州。唐武德五年 (622) 复置南汾州,贞观八年 (634) 改慈州。
(1)西魏大统年间置,治高凉县(今山西稷县西南)。辖境相当今山西省汾水以南、稷山以北地区。废帝三年(554年)改勋州。(2)北齐时置,治定阳县(今山西吉县)。辖境相当今山西省吉县地。北周时改汾州。唐武德五年(622年)复改南汾州。贞观八年(634年)改慈州。
东魏天平元年 (534) 置,治所在定阳县(今山西吉县)。辖境相当今山西吉县、蒲县、乡宁等县地。北周改汾州。唐武德五年 (622) 复置南汾州,贞观八年 (634) 改慈州。
(1)西魏大统年间置,治高凉县(今山西稷县西南)。辖境相当今山西省汾水以南、稷山以北地区。废帝三年(554年)改勋州。(2)北齐时置,治定阳县(今山西吉县)。辖境相当今山西省吉县地。北周时改汾州。唐武德五年(622年)复改南汾州。贞观八年(634年)改慈州。
西汉置,属云中郡。治所在今内蒙古托克托县北中滩乡哈拉板申村古城。东汉末废。《水经·河水注》:白渠水“西南径云中故城南……又西北径沙陵县故城南”。沙陵湖在今大黑河入黄河处之北,沙陵县在湖之东。《清一统志
北周置,属西疆郡。治所在今甘肃迭部县境。隋属临洮郡。唐废。
即今安徽夥县西南十里西武乡。清道光《夥县志》卷2:四都有古筑。集镇名。在安徽省黟县西部、古筑河北岸。西武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 1098。原为西通祁门的驿道,宋代曾建西武镇。村以河名。产稻、油菜籽、苎麻
北宋熙宁四年 (1071) 废乐蟠县置,属合水县。即今甘肃合水县治 (西华池镇)。元废。
即今河北唐山市东北三十里粟园镇。清同治 《畿辅通志》 卷49滦州图: 西有粟园镇。
即今安徽黄山市徽州区北潜口乡东塘模。清道光 《徽州府志》 卷2: 歙县二十一都有塘模村。民国 《歙县志》 图: 西北较大村镇有唐模。
南齐改西安县置,为兴古郡治。治所在今云南文山县境。南朝梁末废。古县名。南朝齐以西安县改名,治今云南省文山县境。为兴古郡治。后废。
在今新疆乌恰县西北。清宣统《新疆图志》卷4:疏勒府布鲁特岳瓦什部辖境中有“玉区塔什”。
即菱溪。在今安徽滁州市东,为清溪河支流。以避杨行密讳而改名。
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置,属山西行都司。治所在大同县(今山西大同市)。建文四年(1402)废,永乐元年(1403)复置,七年(1409)徒治定边卫城(今山西右玉县西北四十五里右玉城镇)。清顺治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