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诏德化碑
在今云南大理市太和城遗址上。唐大历元年 (766),南诏王阁罗凤立此碑于太和城宫门外。碑高3.02米,碑阳正文三千八百余字,叙述南诏初期历史及其与唐王朝的关系,并述及天宝战争的起因和经过。书法遒劲。传为南诏清平官郑回撰,流寓南诏的唐御史杜光庭书。碑阴详列南诏清平官、大将军、大总管等职衔和姓名。此碑于清乾隆五十八年 (1793) 为金石家王昶访获,嘉靖三年(1798) 李亨特就地建亭保护。
在今云南大理市太和城遗址上。唐大历元年 (766),南诏王阁罗凤立此碑于太和城宫门外。碑高3.02米,碑阳正文三千八百余字,叙述南诏初期历史及其与唐王朝的关系,并述及天宝战争的起因和经过。书法遒劲。传为南诏清平官郑回撰,流寓南诏的唐御史杜光庭书。碑阴详列南诏清平官、大将军、大总管等职衔和姓名。此碑于清乾隆五十八年 (1793) 为金石家王昶访获,嘉靖三年(1798) 李亨特就地建亭保护。
即今广西贵港市西南五十里石卡镇。清光绪《广西舆地全图》贵县图:西南有石罅墟。
唐咸亨四年 (673) 开,在今河北临漳县东南四十里。《新唐书· 地理志》 临漳县: “南有菊花渠,自邺引天平渠水溉田,屈曲经三十里。” 久废。
即今陕西大荔县东北双泉乡。《清一统志·同州府二》 “赵渡镇”条下:县西又有“双泉”镇。在陕西省大荔县北部、铁镰山南麓。面积58平方千米。人口3万。镇人民政府驻双泉,人口3830。镇区北原有泉,水呈赤色
清属定海县。即今浙江舟山市南海中虾峙岛。
一作仓池。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汉长安城中。《三辅黄图》卷4引《旧图》曰:“未央宫有沧池,言池水苍色,故曰沧池。”《水经·渭水注》:“池中有渐台,汉兵起,王莽死于此台。”
亦称桑伊寺、萨木秧寺。即今西藏扎囊县东北雅鲁藏布江北岸桑耶寺。建于唐大历十四年(779),是西藏第一座剃度僧人出家的寺院。
金置,属符离县。即今安徽宿州市北六十里夹沟镇。在河南省安阳县中西部。面积37.7平方千米。人口5.8万。镇人民政府驻曲沟,人口 7610。因附近多弯沟,古称曲沟,清称曲沟集,民国曾称曲沟镇,后又称曲沟
在今山东平阴县北。清光绪间义和团首领邢兆陆、邢兆复兄弟率众在此焚毁教堂。在今山东省平阴县北。清光绪间义和团首领邢兆洛、邢兆复兄弟率众在此焚毁教堂。
唐武德元年 (618) 析梁泉县置,属凤州。治所在今陕西凤县凤州镇东北六十里。宝历元年(825) 废。古县名。唐武德元年(618年)析梁泉县置,治今陕西省凤县东北。属凤州。宝历元年(825年)废。县境
即今江西贵溪县南三峰山。《寰宇记》卷107信州贵溪县:三峰山“一名天冠山。三峰鼎立,有泉从崖隙东西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