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州
①唐贞观四年 (630) 置,治所在石门县(今云南盐津县西南二十六里豆沙关附近)。辖境约当今云南水富、盐津、大关等县地。八年 (634) 改贤州,旋废。
②即今江苏南通市。因直隶顺天府有通州 (今北京市通县),故称江苏省之通州为南通州。
唐贞观四年(630年)置,治石门县(今云南盐津县西南豆沙关)。辖境相当今云南省盐津县及昭通市北部。八年改贤州。
①唐贞观四年 (630) 置,治所在石门县(今云南盐津县西南二十六里豆沙关附近)。辖境约当今云南水富、盐津、大关等县地。八年 (634) 改贤州,旋废。
②即今江苏南通市。因直隶顺天府有通州 (今北京市通县),故称江苏省之通州为南通州。
唐贞观四年(630年)置,治石门县(今云南盐津县西南豆沙关)。辖境相当今云南省盐津县及昭通市北部。八年改贤州。
即今江苏泰兴市东南二十六里新市镇。清光绪 《江苏全省舆图》: 泰兴县东南有新镇市。
在今山东茌平县西南四十四里尚庄村东侧。1975年秋至1976年春发掘,出土文物有骨针、蚌器、石器、陶器等四千五百余件。其中灰陶鬶、红陶鼎、彩陶壶为珍贵的典型文物,分属龙山文化和大汶口文化。
在今河北赞皇县南,南、北回车村。《魏书·地形志》赵郡房子县:有“回车城”。《方舆纪要》卷14赞皇县:回车城在“县南十里。……《寰宇记》云,回车城李左车所筑也。亦曰左车城,其旁有韩信将台”。
明永乐五年 (1407) 改天长府置,属交趾布政司。治所在美禄县 (今越南北部河南宁省美禄)。辖境相当今越南河南宁省部分地。宣德二年 (1427)以后地入安南。
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渥巴锡率土尔扈特部由伏尔加河流域回到祖国后设置,包括旧土尔扈特汗旗、旧土尔扈特右旗、旧土尔扈物左旗、旧土尔扈特中旗四旗,属乌讷恩素珠克图盟。驻牧地在今新疆和静县北。
又名陉山。在今河北井陉县北,与鹿泉市接界。《汉书·地理志》 石邑县:“井陉山在西。”《元和志》卷17井陉县:陉山“四面高,中央下,如井,故曰井陉”。《清一统志·正定府二》 引《旧志》:“山在今县北五十
清雍正三年 (1725) 置,属和硕特部。在今青海刚察县北。《清史稿·地理志》 北右翼旗: “牧地在青海北岸。东至沙拉哈吉尔,南至库库诺尔齐津,西至吹吉乌立图阿拉尔,北至乌兰和硕。”
在今江西南城县西南。南朝宋谢灵运《入华子冈是麻源第三谷》诗曰:“铜陵映碧润,石磴泻红泉。”张铣注:红泉“谓自砂中流出,故其色红”。又灵运《山居赋》云,“泛丹砂于红泉”。
在今湖北襄阳县东北。《方舆纪要》 卷79襄阳府襄阳县: 樊城 “今有樊城关巡检司,在府治西北三里。嘉靖中,移巡司于县东北百二十里之柳树头”。
西晋置,属桂林郡。治所当在今广西东北部融江及红水河下游一带。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