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州
①唐贞观四年 (630) 置,治所在石门县(今云南盐津县西南二十六里豆沙关附近)。辖境约当今云南水富、盐津、大关等县地。八年 (634) 改贤州,旋废。
②即今江苏南通市。因直隶顺天府有通州 (今北京市通县),故称江苏省之通州为南通州。
唐贞观四年(630年)置,治石门县(今云南盐津县西南豆沙关)。辖境相当今云南省盐津县及昭通市北部。八年改贤州。
①唐贞观四年 (630) 置,治所在石门县(今云南盐津县西南二十六里豆沙关附近)。辖境约当今云南水富、盐津、大关等县地。八年 (634) 改贤州,旋废。
②即今江苏南通市。因直隶顺天府有通州 (今北京市通县),故称江苏省之通州为南通州。
唐贞观四年(630年)置,治石门县(今云南盐津县西南豆沙关)。辖境相当今云南省盐津县及昭通市北部。八年改贤州。
即兀剌海。又作兀剌孩、兀良海牙。在今内蒙古乌拉特后旗西南狼山隘口。一说在今甘肃山丹县北之龙首山。
南宋咸淳二年(1266)改广安军置,治所在渠江县(今四川广安县东北大良乡)。辖境相当今四川广安、华蓥、岳池等市县地。元至元十五年(1278)废。南宋咸淳二年(1266年)以广安军改名,治渠江县(今广安
①在今四川茂县东北十五里。《舆地纪胜》 卷149茂州: 相公岭 “州之主山,自镇羌砦来方稍平夷,至相公岭愈更开展”。《清一统志 · 茂州》: 相公岭,“ 《旧志》: 宋王中立驻师于此,因名”。②即今四
即今广东湛江市西南之旧县河。《寰宇记》 卷169海康县: 铁杷溪 “溪有石似铁杷”。《方舆纪要》 卷104遂溪县: 铁杷溪 “在县东南湖光岩之阳,岩下有湖,俗传为陷湖,溪承其下流,中有石齿如铁杷,隋铁
简称和林。元太宗窝阔台汗七年(1235) 建,为大蒙古国都城。故址在今蒙古国西南前杭爱省哈尔和林。元世祖忽必烈即汗位后首都南迁,改置和林宣慰司都元帅府。大德十一年 (1307),改和林路总管府,为和林
唐贞观五年 (631) 置,属羁縻阔州。治所在今四川松潘县西北。后废。古县名。唐贞观五年(631年)以党项部落置,治今四川省松潘县黄胜关北,属阔州。后地入吐蕃,县废。
在今山西平陆县南八里茅津村南,黄河北岸。《明史·地理志》 解州平陆县: “有沙涧茅津渡巡检司。” 即此。
西汉置,属泰山郡。当在今山东中部。东汉省。
即今四川广元市西北之广坪河、羊模河。《水经·漾水注》:“汉水又西,径石亭戍,广平水西出百顷川,东南流注汉。”
北宋置,属繁昌县。在今安徽繁昌县南关外。以上峨桥河为名。《清一统志·太平府一》:上峨桥河“在繁昌县南,城濠也”。又名峨山市。《江南通志·关津·繁昌县》:峨山市在“县南关外,金峨山下”。古镇名。在今安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