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卢氏县

卢氏县

西汉置,属弘农郡。治所即今河南卢氏县。《寰宇记》卷6:“因山以名县。”西晋属上洛郡。东晋义熙末属弘农郡。北魏属恒农郡。东魏属金门郡。西魏为义川郡治。隋初为虢州治。大业三年(607)属弘农郡。义宁元年(617)为虢郡治。唐属虢州。元属嵩州。明属陕州,万历初改属河南府。清雍正十二年(1734)改属陕州直隶州。民国初属河南河洛道。1927年直属河南省。


在河南省西部,西与陕西省交界。面积 3665 平方千米。人口36.9万。属三门峡市。辖8镇、12乡。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以秦博士卢敖得道于此,以其姓氏命县名;一说以境内有卢氏山(又名石城山)得名。《元和郡县志》卢氏县:“有卢氏山,或言卢敖得道于此。”战国为卢氏邑,属韩。西汉置卢氏县(治今卢氏县城),属弘农郡。西晋属上洛郡。北魏太和十四年(490年)析置朱阳县(治今卢氏县城东南朱阳关村)。隋开皇三年(583年)置虢州,治卢氏县。大业初废虢州,大业二年(606年)朱阳县迁治今灵宝市西南朱阳村。唐至金属虢州。元至元八年(1271年)朱阳县废入灵宝县,十一年卢氏县属嵩州。明初属陕州,万历初改属河南府。清属陕州。1913年属豫西道,1914年属河洛道,1927年直属河南省。1949年属陕州专区,1952年属洛阳专区,1969年属洛阳地区,1986年改属三门峡市。地处崤山、熊耳山、伏牛山区。洛河、老鹳河、淇河流经境内。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农产有小麦、玉米、豆类、烟叶等,特产木耳、生漆、核桃、桐油、猕猴桃、猴头菌等。产中药材 1200 多种,有“天然药库”之称。工业有机械、机砖、水泥、农机修理、制药、造纸、罐头、建材、地毯等。209国道,郑卢、洛卢和西铁公路经此。古迹有战国燕王墓、唐李密墓、王伯当墓、扁鹊洞、祁村湾遗址、石龙头遗址等。县境东南北熊耳山有卢氏大鲵自然保护区。


猜你喜欢

  • 多农县

    隋大业元年(605)置,属农州。治所在今越南平治天省农安附近。三年(607)属海阴郡。后废。古县名。隋大业元年(605年)置,治今越南承天—顺化省农安附近。属农州,后属海阴郡。后废。

  • 东扶风镇

    即今陕西武功县(普集镇)东北长宁乡。《方舆纪要》卷54武功县:长宁驿“在县东三十五里,俗曰东扶风镇,军站也”。

  • 蛤不烂

    西藏古地名。约在今那曲县桑雄区北。唐时吐蕃曾于此置驿站。《新唐书·地理志》: “阁川驿……百三十里至蛤不烂驿。”

  • 密尔岱山

    在今新疆叶城县西南。清祁韵士 《西域释地》: 密尔岱山在 “(叶尔羌) 城西南二百余里。一名米勒台,又名辟勒山。极高峻,遍山皆玉,备五色, 俗呼䃰子石, 其即古所谓昆山欤”。 清设采玉营

  • 赤亭守捉

    唐置,属伊州。在今新疆鄯善县东北七克台镇。唐置,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鄯善县东北七克台附近。属西州。

  • 浮戏山

    一名方山。在今河南荥阳市西南 (汜水镇东南三十二里)。《山海经·中山经·中次七经》: 浮戏之山 “汜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河”。《水经·河水注》: “河水又东合汜水,水南出浮戏山,世谓之曰方山也。” 《元

  • 泰山庙镇

    即今湖北襄阳县北泰山庙乡。明嘉靖十九年 (1540) 移油坊滩巡司于此。清设把总驻防。

  • 山南县

    西汉置,属珠崖郡。治所无考,当在今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境。《汉书·元帝纪》:初元三年(前46),“珠崖郡山南县反,博谋群臣。待诏贾捐之以为宜弃珠崖,救民饥馑。乃罢珠崖”。旧县名。苏南抗日根据地设。19

  • 飞云渡

    在今浙江瑞安市南飞云江上。《方舆纪要》卷94瑞安县:飞云渡在“县南七里安阳江津济处也。波流汹涌,横截南北,有飞云关,往来者必出于此渡”。

  • 义县

    1913年改义州置,属奉天辽沈道。治所即今辽宁义县(义州镇)。1929年直属辽宁省。在辽宁省中部。属锦州市。面积2496平方千米。人口43.8万。辖8镇、10乡。县人民政府驻义州镇。西汉设交黎县。东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