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双港镇

双港镇

①北宋置,属桐城县。即今安徽桐城县南双港铺。

②清置,属天津县。即今天津市南郊区海河西岸双港镇。清设千总驻守。

③即今江西波阳县西双港镇。鄱江经此西北行二十二里入鄱阳湖。为濒湖水陆要隘,清时有水师营参将驻防。同治《江西全省舆图》卷12饶州府鄱阳县:“西路出西门,十里至双港。”


(1)在天津市津南区西北部、海河南岸。面积33平方千米。人口3.8万。镇人民政府驻双港,人口 3910。明代成村。因海河与赤龙河在此汇合成河汊,当地称双港。1961年设双港公社,1983年改乡,1992年置镇。有毛纺、水泵、人造大理石等厂。为天津市蔬菜集散地之一。津沽公路经此。(2)在江苏省响水县北部。面积56.7平方千米。人口4.1万。镇人民政府驻双港,人口2800。相传明正德年间张姓人家迁此,以村东西两侧均有河港取名双港。1942年属滨海县四区,1945年改建双港区。1958年改公社,1966年划归响水县。1983年改乡,2000年置镇。产稻、小麦、棉花、油菜籽等。有机械、建材、服装、食品等厂。双六、陈沭公路经此。(3)在浙江省临海市西北镇。面积85平方千米。人口3.1万。镇人民政府驻双港,人口880。地处环溪、塘头溪汇流处,曾名双溪,后称双港。1950年为保和乡,1955年更名双港乡,1958年后改公社。1961年划归仙居县,1963年回归临海县。1984年复为乡,1992年置镇。产蚕茧、柑橘、稻。有保健仪器、塑料、食品等厂。有传统集市。公路通市区。(4)在安徽省桐城市南部。面积101平方千米。人口6.1万。镇人民政府驻双港铺,人口 5990。因旧时南北两河各设港口,故名。1949年设双铺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设双铺乡。1992年与白果、练潭二乡和杨公乡的鸭子、塘兴二村合并置双港镇。地处嬉子湖西岸平畈地区,河网密集。产稻、棉花、小麦、油菜籽、莲藕、茭白。有塑料、农机修配、建材等厂。旧为桐城名镇。商贸兴盛,为农副产品集散地之一。新杨公路经此。(5)在江西省鄱阳县西南部,西濒鄱阳湖。面积286平方千米。人口7.2万。镇人民政府驻小华,人口3060。因境内双港村得名。1949年属双义、乐亭二乡。1958年设双港公社,1984年改乡,1994年改设镇。2001年聂家乡并入。主产稻、棉花,为县棉花重点产区和水产养殖基地。特产银鱼、珍珠、瓜子。有农机、砖瓦、农产品加工等厂。公路东接田乐公路。古迹有明代双港塔。


猜你喜欢

  • 西山墟

    在今广西贵港市西南。清光绪《广西舆地全图》贵县图:西南有西山墟。

  • 秦二世墓

    秦二世胡亥的陵墓。在今陕西西安市东南隅曲江东南。《史记·秦始皇本纪》 载: “赵高以黔首葬二世杜南宜春苑中。” 《括地志》 载:二世陵“在雍州万年县南三十四里”。《汉书·元帝纪》 注: “师古曰: 宜

  • 歇马营

    在今河南尉氏县北二十五里。《清一统志·开封府二》: 歇马营 “金哀宗尝驻跸”。

  • 西山村

    即今河南洛宁县西南西山底乡。1947年河南革命根据地在此置洛南县。区片名。在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西部。泛指西山街以西、黄河路以南,西至辽宁师大,北止山坡地。昔曾为郊区农村,后因城市发展而逐渐形成新的住

  • 纳喇特卡伦

    一作那喇特卡伦。清乾隆年间置,即今新疆新源县东那拉提镇。清徐松《西域水道记》卷4:空格斯河“又西北流五十里径纳喇特卡伦北”。

  • 要龙山

    在今广东高州市东北。《舆地纪胜》 卷117高州: 要龙山 “在电白县东六十里”。《方舆纪要》 卷104电白县: 要龙山 “与双甑山相连,皆高耸”。

  • 浔阳郡

    唐天宝元年 (742) 改江州置,治所在浔阳县 (今江西九江市)。辖境相当今江西都昌、德安二县以北地区。乾元元年 (758) 复为江州。唐天宝元年(742年)改江州置,治浔阳县(今江西九江市)。辖境相

  • 乐安营

    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置,属崖州。在今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南老乐城村。清置巡司于此。

  • 伊鲁嵩县

    1948年河南革命根据地由嵩县、伊阳(今汝阳)、鲁山三县析置,治车村(今河南嵩县南车村)。取三县首字为名。1949年撤销,复归原属各县。旧县名。豫西解放区设。1948年由河南省鲁山县的二郎庙地区与嵩县

  • 载酒堂

    在今海南儋州市西北中和镇东南东坡书院内。《舆地纪胜》 卷125昌化军: 载酒堂 “在城外。儋耳人黎氏之居,东坡访之,名其堂曰载酒堂”。《清一统志·琼州府二》: 载酒堂 “在儋州城 (今中和镇) 南。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