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可法祠墓
在今江苏扬州市广储门外梅花岭扬州博物馆内。史可法(1601—1645)字宪之,号道邻。河南祥符(今开封)人。明末抗清名将,守卫扬州时殉难。养子史德威曾与史可法一道抗击清兵,因未找到史可法的遗体,便把其父穿戴过的衣冠葬此。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扬州人士在梅岭衣冠冢侧建祠祀奉。祠和墓相连,通称史公祠。飨堂前悬楠木匾额“史可法纪念馆”。飨堂后为衣冠墓,墓前有砖牌坊一座,上嵌“史忠正公墓”石额。墓碑上刻“明督师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史可法之墓”。
在今江苏扬州市广储门外梅花岭扬州博物馆内。史可法(1601—1645)字宪之,号道邻。河南祥符(今开封)人。明末抗清名将,守卫扬州时殉难。养子史德威曾与史可法一道抗击清兵,因未找到史可法的遗体,便把其父穿戴过的衣冠葬此。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扬州人士在梅岭衣冠冢侧建祠祀奉。祠和墓相连,通称史公祠。飨堂前悬楠木匾额“史可法纪念馆”。飨堂后为衣冠墓,墓前有砖牌坊一座,上嵌“史忠正公墓”石额。墓碑上刻“明督师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史可法之墓”。
元置,即今浙江嵊县北三界镇。
在今河南安阳市西北武官村,为殷墟组成部分。在其处发现商代后期大型奴隶主贵族墓葬。
①明置,即今浙江武义县南二十里古竹村。《明史·地理志》 金华府武义县: “西有苦竹市。” 《方舆纪要》 卷93武义县: 苦竹市 “路出宣平、丽水,此其驻顿处”。②在今江西乐安县西北。《方舆纪要》 卷8
即今广东揭阳市北之北河。《清一统志·潮州府》:北溪“在揭阳县城北。有二源:一出长乐县界,一出嘉应州界,合流经飞泉、贵人诸山。……至浦湾渡合于南溪”。
一名古木、古牧地。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 筑,即今新疆米泉县。清祁韵士 《西陲要略》卷2: “辑怀堡在巩宁城东四十里,为古牧地中营屯堡。” 宣统 《新疆图志》 卷79: 迪化县 “古牧地,旧为辑怀
1919年置,属新疆阿山道。治所在今蒙古国科布多南布尔干。1920年改设县佐。1924年改为布尔根县。
亦作佐法儿。在今阿拉伯半岛东南岸阿曼的佐法儿一带。《明史· 外国传七》: “祖法儿,自古里西北放舟,顺风十昼夜可至。永乐十九年遣使偕阿丹、剌撒诸国入贡,命郑和赍玺书赐物报之。”
在今宁夏中宁县黄河东岸。清乾隆《宁夏府志》卷8:七星渠“自泉眼山开口,引河水东南流。……至白马、张恩段,延长一百四十里。……渠梢至张恩堡入河, 共浇田七万九千一百六十亩”。
在今江西上高县西七十五里。明置巡司于此。
即今吉林镇赉县 (镇赉镇)。清宣统二年 (1910) 置镇东县于此。民国徐曦 《东三省纪略》卷2: 镇东 “县治土名南叉干挠。当乌雅站之南,洮儿河之北”。1947年改为镇赉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