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吾山
亦作㟃峿山、司镇山。在今江苏新沂市南五十里,为马陵山支脉。《水经·沭水注》:横沟水“水发渎右,东入沭之故渎,又南暨于遏。其水西南流,径司吾山东,又径司吾县故城西”。
亦作㟃峿山、司镇山。在今江苏新沂市南五十里,为马陵山支脉。《水经·沭水注》:横沟水“水发渎右,东入沭之故渎,又南暨于遏。其水西南流,径司吾山东,又径司吾县故城西”。
在今海南省澄迈县西南。《明史·地理志》琼州府澄迈县:“西面有铜鼓巡检司,治新安都,后迁西黎都,废。”
一名雾露山。在今河南固始县西四十里。《清一统志·光州一》: 雩娄山 “大灌水出焉,俗讹为雾露山”。
又称西干线。从基隆至高雄。全长408.5公里。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建成。
又作承县。西汉置,属东海郡。治所在今山东枣庄市南旧峄县西北一里。以氶水所经而名。西晋元康元年(291)为兰陵郡治。南朝宋属兰陵郡。东魏武定五年(547)仍为兰陵郡治。隋大业初改兰陵县。唐武德四年(62
①唐贞观元年 (627) 置,为全国十道之一。辖境相当今广东、广西、海南三省区、云南南盘江以南及越南北部地区。开元二十一年 (733) 置岭南道采访处置使,治所在广州 (今广东广州市)。为十五道之一。
西汉置,属酒泉郡。治所在今甘肃玉门市西北玉门镇附近。《三国志·魏书·张恭传》: 黄初元年 (220),“恭即遣从弟华攻酒泉沙头、乾齐二县”。晋改属敦煌郡。北魏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甘肃省玉门市西北。
明南京城门名。在今江苏南京城北。因开门即可遥遥望见钟山 (今紫金山),故名。此门于20世纪50年代被拆除。
即今四川广汉市东南十五里三水镇。《方舆纪要》卷67汉州:三水关在“州东十里。关下有渡,即绵水渡口也,亦曰三水关渡。有巡司戍守”。清裁巡司。光绪二十八年(1902),义和团廖观音高举“灭清、剿洋、兴汉”
①唐武德四年 (621) 置,治所在攸县 (今湖南攸县东北)。辖境相当今湖南攸县、茶陵及株洲市、株洲县等地。贞观元年 (627)废。②唐武德七年 (624) 置,治所在勃弄县 (今云南弥渡县南二十里寅
明正德七年(1512)置,属思恩府。治所迁徙无常。嘉靖七年(1528)移治三里(今广西上林县东北三里镇)。八年(1529)废。古县名。明正德六年(1511年)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马山县西南乔村,嘉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