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司州

司州

①三国魏通称司隶校尉部为司州。西晋始正式定名,治所在河南尹(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辖境相当今山西永和、汾西等县以南,沁水、阳城等县以西,陕西黄河、华山以东,河南卢氏、栾川、汝阳、新郑等市县以北及河北邢台市、任县、鸡泽、丘县、馆陶以南,河南滑县、濮阳、范县以北地。永嘉末废。十六国后赵石勒复置,石虎改为洛州。东晋永和中复置司州。北魏改为洛州。太和十七年(493)复为司州。东魏天平初改为洛州。西魏改为司州。北齐复为洛州。

②东晋侨置司州于徐县(今江苏泗洪县南)。此后或侨治合肥县(今安徽合肥市),或侨治襄阳县(今湖北襄樊市襄阳)。永和十二年(356)桓温收复河南地,还治洛阳县,后没于前秦。淝水之战后又还治洛阳县,隆安中没于后秦。义熙十二年(416)刘裕北伐,置司州于虎牢(今河南荥阳市西北汜水镇),南朝宋景平元年(423)陷于北魏。

③东晋义熙十二年(416)置,治所在虎牢(今河南荥阳市西北三十六里)。辖境相当今西起河南灵宝市,东至中牟县;北起古黄河,南至卢氏、临汝、新郑等县市及开封市西南地。北魏泰常八年(423)改为豫州。

④十六国汉刘渊置雍州,镇平阳县(今山西临汾市西南),后改为司州;后赵石虎置司州,镇邺县(今河北临漳县西南邺镇);前秦、后秦置司州,镇长安县(今陕西西安市西北)。

⑤南朝宋元嘉末侨置,治所在悬瓠城(即今河南汝南县)。北魏皇兴中改为豫州。

⑥南朝宋泰始中置,寄治义阳郡平阳县(今河南信阳市)。辖境相当今河南省淮河以南、竹竿河以西,湖北省大洪山以东,澴水以西,应城、黄陂以北地。北魏正始元年(504)改为郢州。

⑦南朝梁天监三年(504)置,治所在南义阳郡(今湖北孝感市北)。《梁书·武帝纪》:天监三年八月,“魏陷司州,诏以南义阳置司州”。即此。七年(508)十月废。寻复置,移治安陆郡(今湖北安陆市)。史称南司州。后废。

⑧北魏天兴中置,治代都平城县(今山西大同市东北),统近畿诸郡。太和中迁都洛阳后,改名恒州。

⑨北魏太和十七年(493)自平城迁都洛阳,改洛州为司州。东魏天平初迁都邺县,复改为洛州。

⑩东魏天平元年(534)自洛阳迁都邺,改相州为司州。北周建德六年(577)灭北齐,复改为相州。


(1)三国魏通称司隶校尉部为司州,西晋始定为正式名称。治洛阳县(今河南洛阳市东北)。西晋辖境相当今山西省石楼山、霍山以南、沁水以西,河南省濮阳、卫辉、朱仙镇以西、外方山以北及陕西省黄河、华山以东,山东省冠县、莘县,河北省邢台、任县、鸡泽、丘县、馆陶以南等地。永嘉后废。(2)东晋侨置,治徐县(今江苏泗洪县南)。此后或侨治合肥县(今安徽合肥市),或侨治襄阳县(今湖北襄樊市襄阳区)。永和十二年(356年)还治洛阳县,寻没于前秦。淝水之战后又还治洛阳县,隆安中没于后秦。义熙十二年(416年)刘裕置司州于虎牢(今河南荥阳市西北汜水镇)。南朝宋景平元年(423年)没于北魏。(3)十六国汉刘渊改雍州置,治平阳县(今山西临汾市西南);后赵石虎亦置,治邺县(即今河北临漳县西南邺镇)。(4)南朝宋元嘉末侨置,治悬瓠县(今河南汝南县)。北魏献文帝改为豫州。(5)南朝宋泰始中置,治平阳县(今河南信阳市)。辖境相当今河南省淮河以南、竹竿河以西,湖北省大洪山以东,倒水以西,应城市、武汉市黄陂区以北地区。梁大通二年(528年)改名北司州,东魏武定七年(549年)改名南司州。北周平北齐改名申州。(6)北魏天兴中置,治平城县(今山西大同市东北)。太和中改名恒州。(7)北魏太和十七年(493年)自平城迁都洛阳(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旧置洛州于洛阳,至是改为司州。辖境相当今河南省洛阳、偃师、孟津、登封、禹县等市县。东魏天平元年(534年)迁都邺,复改为洛州。西魏大统三年(537年)攻取洛阳,又改为司州,寻陷入高齐,又改为洛州。(8)东魏天平元年自洛阳迁都邺(今河北临漳县西南);旧置相州于邺,至是改为司州。北周建德六年(577年)灭北齐,复改司州为相州。


猜你喜欢

  • 马宁镇

    在今广东顺德市西南六十五里马宁圩。明置巡司于此。在广东省怀集县西北部。面积58平方千米。人口4.5万。镇人民政府驻马宁圩,人口1020。相传明洪武年间称马营,即拴马匹的地方。清改马凝,1920年改为马

  • 门隅

    在今西藏南部。西界不丹,东界珞渝,南邻印度。藏语意为山谷之地。门隅是藏族对门巴族居住区的称呼。五世达赖时派遣梅惹喇嘛对门隅行使政教统治,划分三十二个错、定(行政区划通名)。有勒布四错、邦金六定(定比错

  • 九目山

    在今山东蓬莱市东南七十里。《隋书·地理志》:牟平县有“九目山”。《寰宇记》卷20蓬莱县:“晏谟《齐记》云:‘山有九窍, 因名九目。’”

  • 静戎郡

    唐天宝元年 (742) 招附生羌置,治所在安信县 (今四川理县东北,一说在今汶川县西北)。辖境相当今四川理县东北、汶川县西北相连地带。乾元元年 (758) 改为霸州。唐天宝元年(742年)置,治安信县

  • 天目溪

    即桐溪。今浙江桐庐县西北分水江。《元丰九域志》卷5:睦州分水县有“天目溪”。宋《景定严州续志》卷9分水县:天目溪“源出天目山,绕县境而南,达于浙江,可胜百斛舟,若于潜、若昌化,旧航粟浙江,胥此焉入”。

  • 夜郎郡

    ①西晋永嘉五年 (311) 分牂牁、朱提、建宁三郡置,属宁州。治所在夜郎县 (今贵州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西南)。辖境约当今贵州西南部及云南一隅。南朝梁大宝以后废。②南朝梁置,治所在夜郎县 (今湖南辰溪

  • 保平港

    在今海南省三亚市西崖城镇西保港镇。明正德 《琼台志》 卷6崖州: 保平港 “在州 (治今崖城镇) 西五里。水自五指流经后河,至此会潮入海”。

  • 骨嵬

    又作苦兀、苦夷、库野、库叶、库页。指分布在今俄罗斯萨哈林岛 (库页岛) 上的民族。《元史·世祖纪》: 至元二十 一年 (1284) 八月,“辛亥,征东招讨司聂古带言: ‘有旨进讨骨嵬,而阿里海牙、朵剌

  • 刁河

    即古朝水。源出河南内乡县西北,东南流经邓州市,至新野县入淯水。《方舆纪要》卷51邓州“朝水”条下:“刁河在县南十五里。源出内乡县之萧山,流经州界,亦至新野县东南,而入于淯水。”《清一统志·南阳府一》:

  • 湄洲屿

    一名鯑山。即今福建莆田县东南湄洲岛。宋时约六、七里,有田数十顷,可耕而食,鱼米饶足。明洪武初都指挥李彝奏迁内地,虚其岛。嘉靖末,总兵戚继光奏复。清季有游击守备、千把总驻此。岛西南天后宫为我国祭奠马祖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