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宜耀县
1941年8月革命根据地由同官、宜君、耀县三县析置,治所在陈家楼子(今陕西耀县西北柳林乡)。因三县各取首字为名。1943年4月撤销,并入淳耀县。
旧县名。陕甘宁边区设。1941年由陕西省同官、宜君、耀县三县析置。以三县首字为名。治陈家楼子(今耀县柳林乡)。1943年撤销,并入淳耀县。
1941年8月革命根据地由同官、宜君、耀县三县析置,治所在陈家楼子(今陕西耀县西北柳林乡)。因三县各取首字为名。1943年4月撤销,并入淳耀县。
旧县名。陕甘宁边区设。1941年由陕西省同官、宜君、耀县三县析置。以三县首字为名。治陈家楼子(今耀县柳林乡)。1943年撤销,并入淳耀县。
战国时巴国别都,即今四川阆中市。东晋常璩 《华阳国志· 巴志》: “巴子时,虽都江州,或都垫江,或治平都,后治阆中。” 周赧王元年 (前314)秦置阆中县。
在今广西德保县北三十里。旧名响泉山。明代土知府岑天保死后葬此。《清一统志·镇安府》:岑天保墓“在府城东北三十里天保山麓。洪武初,授镇安土知府,世乱保境息民,世治烙恭奉上,筑城垣,立法度,劝农桑,恤孤寡
1914年由西南路道改置,属吉林省。治长春县(今吉林长春市)。辖境约当今吉林舒兰、吉林、永吉、桦甸、靖宇以西,前郭尔罗斯至德惠三台镇段松花江以南,长岭、长春、伊通、盘石以北地区。1929年废。1914
春秋时莱邑。在今山东昌邑市南八十里。《左传》: 襄公六年 (前567),齐人伐莱,“莱共公浮柔奔棠。……晏弱围棠,十一月丙辰而灭之”。即此。
隋开皇十六年(596)改长垣县置,属滑州。治所在妇姑城(今河南长垣县西南司坡村)。《寰宇记》卷2:“以县南有古匡城为名。”大业初属东郡。唐属滑州。五代梁复改长垣县。古县名。隋开皇十六年(596年)置,
金置,属阳曲县。即今山西太原市北二十八里阳曲镇。在山西省太原市尖草坪区东部。面积39.4平方千米。人口1.4万。镇人民政府驻阳曲村,人口 5350。因村位居阳兴河河湾之阳,故名。东汉末曾为阳曲县治。1
①即今北京市东北温榆河。 古㶟余水。 赵万里校辑 《元一统志》 卷1: 榆河 “河源出 (昌平) 县孟村西一亩泉,东流至顺州入白河”。《元史· 文宗纪》: 致和元年 (1328) 九月,
在今福建福鼎县南。《方舆纪要》卷96福宁州:石马岭在“州北百三十里。有巨石危如立马”。
即今台湾省台北县东北基隆河。《清史稿·地理志》 台北府:“大隆洞溪出基隆厅东鸡笼山,合一水西流注之。又西北,分流复合,经沪尾港入于海。”
唐贞观中置,属芝州。治所在今广西忻城县东二十五里。北宋废。古县名。唐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忻城县东。属芝州。北宋庆历三年(1043年)省入忻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