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后土祠

后土祠

故址在今山西万荣县西南荣河镇北。《史记·封禅书》:西汉元鼎四年(前113),“天子遂东,始立后土祠汾阴睢丘”。《水经·河水注》 载:“(汾阴)城西北隅脽丘,上有后土祠。”即此。明万历以后荣河一带遭河患,祠址多次移建。清康熙元年(1662)汾阴睢上旧迹荡然无存,乃建庙于今万荣县西南庙前村北。同治元年(1862)又决尽圮。九年(1870)重建于村东。俗称后土庙。


西汉武帝元鼎四年(前113年)十一月建立于河东郡汾阴县汾阴脽上祭祀大地的祠庙。同年六月,得宝鼎于祠旁。故址在今山西省万荣县荣河镇西北。武、宣、元、成诸帝亲至此祠行祀礼,见于《汉书》本纪及《郊祀志》者达十余次。成帝建始元年(前32年)徙祠于长安北郊,永始三年(前14年)复还汾阴;绥和二年(前7年)又移长安,哀帝建平三年(前4年)复还汾阴;平帝元始五年(5年)又移长安。唐玄宗开元十一年(723年)、二十年、北宋真宗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又曾亲祀后土于此。大中祥符之役,仗卫仪物,略如东封泰山之制(《新唐书》本纪、《宋史·礼志七》)。明万历以后荣河一带累遭河患,祠址多次移建。清康熙元年(1662年)汾阴脽上旧迹荡然无存,乃建庙于荣河西南庙前村北。同治元年(1862年)又决尽圮;九年,重建于村东(见民国《荣河县志》)。


猜你喜欢

  • 芳池都督府

    唐置,为党项羁縻府,属灵州都督府。其地当在今宁夏黄河两岸地。后废。

  • 万佳山

    亦作万家山。在今安徽当涂县东南。《清一统志·太平府》:李阳冰宅“在当涂县东南。今为万佳山”。

  • 云阳西城

    在今江苏丹阳县延陵镇西。《三国志·吴书·吴主传》:赤乌八年(245),陈勋开破岗渎,“自小其至云阳西城”,即此。在今江苏省句容市东南南唐庄。《三国志·吴书·孙权传》:赤乌八年(245年),“遣校尉陈勋

  • 东峪河

    即今甘肃洮河支流东峪沟。《方舆纪要》卷60狄道县:东峪河“源出渭源县西十五里之分水岭,流入境,至城东,又西南流入于洮河”。《宋史·夏国下》:熙宁五年(1072)七月,“王韶由东谷径趋武胜,未至十余里,

  • 淇江水

    在今湖南桂东县西南。《方舆纪要》 卷82桂东县: 淇江水在 “县南八十里。出三峰山,流入桂阳县 (今汝城县) 界”。至资兴市东南入耒水。

  • 浪卡子宗

    即浪噶子。今西藏浪卡子县。原西藏地方政府设浪卡子宗。“浪卡子”,藏语意为白鼻尖、鼻形白山梁。1960年改设浪卡子县。原西藏噶厦地方政府设,治今西藏自治区浪卡子县浪卡子。1960年撤销,改置浪卡子县。

  • 叶榆泽

    即今洱海。在云南西部,大理市东。汉至南朝称叶榆泽。《汉书·地理志》 叶榆县:“叶榆泽在东。”

  • 长泉镇

    ①北宋置,属河清县。在今河南济源市西南七十八里长泉村。金属孟津县。后废。②北宋置,属青神县。在今四川青神县西。明曹学侄《蜀中名胜记》卷12青神县:“《志》云:长泉镇有麒麟桥,王蜀时,麒麟见于此,因立麒

  • 固戍墟

    即今广东深圳市宝安区 (新安镇) 西北固戍。元 《大德南海志》 卷10: 东莞县有固戍角巡司。明洪武间移今市南福永镇。

  • 猪塘保

    即今河南罗山县西南七十四里朱堂店。北齐于此置高安县。